一、选择题
1.矛盾是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A )
A.对立和统一 B.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C.排斥和否定 D.反对和斗争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共性和个性
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D )
A.途径 B.道路 C.不同状态和形式 D.源泉和动力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D )
A.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场所的变更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一般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D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矛盾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D.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7.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是( B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统一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统一原理
C.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D )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彻底
C.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9.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C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10.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D )
A.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1.系统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D )
A.结构性 B.层次性 C.开放性 D.整体性
12.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C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3.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 B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C.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14?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 B )
Www.KaO8.CC
A.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B.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C.一切与时间顺序性有直接关系 D.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关系
15.必然性是由事物的( D )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非主要矛盾决定的
C.外部矛盾决定的 D.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
16.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D )
A.内容一定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D.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
17.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 C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1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B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遍联系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9.事物的度是指( C )
A.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B.事物与他物相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
C.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界限 D.事物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2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