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练习题(60)
01-18
0

  【题目1】为了大运会的顺利召开,广州十城建局发出了通知,大致内容是禁止这段时间出现农民工聚众集会追讨工资,群众反应强烈。请问作为城建局该如何应对?(2011年7月4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面试题)

  【型分析】

  这道面试题属于应急应变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能否在压力环境中对问题全面、客观地提出看法和分析,从而测查考生应急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评要素包括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分析的深度、广度、逻辑性;表达的条理性和说服力等。

  这个题的出题背景是大运会期间,城建局的通知引起了群众的不满,而且反映强烈。这样的场景设置能够考查考生是否能在压力环境中临危不乱,是否具备公务员的视角和立场,是否能全面看待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大运会是国内体育领域的重要赛事之一,也是广州城市发展、城市形象及城市运动水平的一张名片。大运会的成功举办需要每一位市民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也需要一个和谐祥和的社会环境。广州城建局为了保证大运会的顺利举办,以通知的形式禁止农民工的聚会讨薪活动,出发点可取,但是,这样的做法和后果都事与愿违,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第一,对于此通知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应和误解,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要向人民群众澄清通知初衷,解释通知内容,安抚群众情绪,争取群众谅解。

  第二,大运会的顺利召开固然重要,但是群众的利益问题更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应该为农民工提供正常的解决问题的渠道,让农民工能够通过合理程序解决问题,避免造成秩序混乱的状况,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事都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大运会的前提下,又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

  第三,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我们更多的责任不是去制止问题,而是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的工作人员应该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主动帮助农民工维护期合法权益,解决其利益受损为题。因此,我们可以在此期间,开设网络问政、微博等方式,达到与民交流的目的,去及时倾听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为了能够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我们可以在今后加强关于农民工讨薪方面的普法宣传,让农民工认识到只有依靠法律途径才能有效解决薪资纠纷的问题,各类非法和非正常的方式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城建局要时刻关注农民工的利益,及时处理有可能发生的各类非正常和集体讨薪活动,维护社会的稳定。

  总之,作为城建局,既要做好对于通知的澄清、解释和完善工作,也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通知的决定和要求,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群众尤其是农民工的利益。

  【答题误区】

  在回答这道题时,考生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审题不清,题目中出现的大运会、城建局、通知、讨薪、反应强烈都是题眼,不能顾此失彼。

  二是立场偏颇,题目中时以城建局的角度回应问题的。考生答题必须明白城建局的基本出发点和职责和立场。

  三是条理混乱、逻辑不清、拖泥带水。不论是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要逻辑缜密。

  【高分点拨】

  考生在分析时要深入,对策要符合情境而且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对于农民工的讨薪行为一定要讲到制度、机制、法律、执行的层面,对策如果仅仅是监管和宣传教育会显得苍白。

  【题目2】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一般花费几万元,而部分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此,农村开始流行“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对此,你怎么看?(2011年7月16日上午湖北公务员面试真题:工商系统、县乡)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

  【考查要素】考查考生对于综合分析题型调查类的掌握程度,要求能够对“读书无用论”这个社会现象进行综合论证,找出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影响,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合理的改革举措。在分析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论述,力争客观、全面、深刻。

  【答题思路】

  按照综合分析类题型分类,此道题目属于新生事物类,虽然归于新生现象,但很明显的是“读书无用论”不管是对个人长远发展还是社会整体进步而言都是不利的,因此在答题过程中要偏于对其出现的原因及消极影响进行分析,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此外,为了整个答题逻辑上的完整,还需要考生对此现象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样,也需要考生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论述,这也正是综合分析类题目的难点和重点。Www.KaO8.CC

  【参考答案】

  高校收费偏高、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当今社会出现的两大突出问题,尤其对于部分收入偏低的家庭而言,高昂的学费并不能一定换来子女稳定的工资收入,从短期来看,增加了家庭的资金负担,确实容易造成“读书无用论”的假象。

  十年寒窗苦,一毕业即失业,这固然让人哀伤。但是更让人唏嘘的是,把读书当做发家致富的工具,看到大学毕业后的现状和预设的前景格格不入,便得出“读书无用论”的判断,这是一种误解。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本着客观、理性的态度,全面的看待这个问题。

  “读书”是民间对“教育”的通俗化表达。一方面,“读书无用论”的出现确实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第一,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暴增,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一些大学生为了积累工作经验,甚至出钱实习。而另一些大学生即使找到工作,起薪甚至不如农民工。于是,越来越多人对读书的重要性提出否定与质疑。

  第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拜金主义,唯利益主义观念抬头,金钱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挣钱能力成为衡量人才资格的主要因素,很多家长受到社会功利价值观的影响,将“赚钱能力”视为评判教育用途的一种标杆。

  第三,教育成本相对于社会平均收入的高昂,也滋生了公众对“读书信仰”的浮躁心态。就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而言,高昂的学费确实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有的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甚至倾尽全家之力,这样巨大的付出必然会导致一些家长对于教育有着迫切的回报心态,在高成本孕育的回报焦虑下,一旦遇到就业难的挫折,就会上升到对读书付出的怀疑上。

  第四,我国的部分高校在学科设置、培养方法、管理制度、资金投入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也客观上导致了家长和学生对于高校教育的失望。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是求证于科学巨擘、财富新贵,还是举出学术精英、政界新秀为例,可以断言,这些硕博、才俊或成功者,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学有所成,其成功的基础正是因为接受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是已被证明和正在被证明的真理。

  第一,单纯从金钱或收入来考量读书是否有用是对教育的一种狭隘理解。教育带给人们的不止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改变。受过良好教育的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其思维方式、谋生本领、处世能力和思想内涵等等是迥然相异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读书无用”永远经不起推敲。

  第二,大学生就业难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自身产业结构问题,也有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因素,还有学生择业心态以及社会的用人理念偏差等等。仅由就业形势严峻,就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显然是有所偏颇的。对读书观的真正认识应该建立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而不是物欲横流影响下的论调。

  毛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足见读书的重要。个人的成才离不开教育,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教育,国家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教育,一旦“读书无用论”为多数人接受,那么它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没有素质的人没有前途,没有知识的社会没有未来,没有教育的国家没有明天,因此,我们不仅要及时遏制这种危险思想的抬头,更要多管齐下有效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多读书、读好书的优良社会氛围。

  第一,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育行业收费监管,严惩乱收费、高收费现象,同时提高完善相关的扶助政策,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保障教育公平。

  第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自学教育、业余教育等教育形式,努力为民众提供多种多样的受教渠道。

  第三,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长期的开展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与宣传,例如多举办一些富有意义的读书、品书、写书活动,以此调动整个社会的读书热情,将读书求知内化为整个民族的时代精神,将受教育真正打造成为整个国家的一致共识,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四,高等院校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教学、教研、教务的综合管理,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在求职前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第五,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关暖,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不能仅把力气用在书本之上,实践出真知,教育的本质不是死读书,而是善于运用智慧汲取书本、实践中的营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人民表率,社会栋梁。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明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日益成为主流的今天,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够从根本上贯彻与落实我国的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我们不应怀疑读书的价值,而要多读书,读好书,勤修为,重养性,通过读书与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性,才是为人之道,才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而回报国家,有所作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卷(2)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2)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题(1)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四)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三)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一)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练习题(32)
福建省2014年公务员《行测》... 福建省2014年公务员《行测》备考练习题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