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预习讲义:商品流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03-16
0
【商品流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相关概念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顾名思义,就是将人力看作一种资源。那么,所谓资源,必然具备可利用性和开发性。除此之外,还有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如社会性、再生性和能动性。

  概念:商品流通企业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各类劳动者的总称,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就是将人力看作一种资本。资本具有投资性、增值性和边际效益递减性。但是,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它的边际效益是递增的,这是它与其他资本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概念: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

  3.人才资源

  商品流通企业人才资源是指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们的总称。其中,创造能力是人才资源与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区别。

  人才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中的精英。

二、商品流通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

  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构成,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因此,

  商品流通企业的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质量系数

  1.人力资源数量

  人力资源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基础性指标,它反映了人力资源的量的特征。人力资源又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两个指标。

  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就是商品流通企业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企业工作的员工总数(在岗员工数),即现实人力资源总数。

  人力资源的相对数量是指企业现实人力资源总数(在岗员工数)占企业总人数的比重,即人力资源率。根据它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有的企业存在很多离退休员工的话,会出现人力资源率比较低的情况。

  显然,人力资源率越高,则投入生产活动的人数就越多,创造产值的可能性就越大。

  2.人力资源质量Www.KaO8.CC

  人力资源质量是指员工的总体素质和相应的劳动能力水平。总体素质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构成。劳动能力水平就是在这四个素质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实践形成的技能水平。

  (1)身体素质:人力资源的生理基础。包括健康状况、体力状况、生命力和寿命。

  (2)心理素质:人力资源的心理基础。包括员工心理特征的总体状况,包括心理功能素质和人格素质。

  (3)文化技术素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工作技能等。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核心部分。

  (4)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意识状况,包括观念体系和观念更新体系。是衡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些因素中,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受遗传基因影响较大,而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则受到企业的影响较大,后天的成分多一些。因此,只要持续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那么,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从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看,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因此,商品流通企业在满足员工数量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员工的质量;注意人力资源质量的结构。不能片面的追求高学历、高职称(高学历和高职称并不意味着高能力),而应兼收并蓄,形成人才梯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3年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 2013年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专业》第一章预习讲义:投资方案的类型与评价指标
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公路... 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公路专业)知识辅导:货物运输合同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第六章辅导讲义:投资函数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讲义...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讲义知识:领导工作概述
2013年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 2013年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专业》第一章预习讲义:单一投资方案的评价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知识点辅...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知识点辅导:商品流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知识点辅...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知识点辅导:商品流通企业的员工薪酬管理
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讲义... 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讲义知识:工商企业概念与形成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强化讲义...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强化讲义辅导:劳动合同
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讲义... 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讲义知识:工商企业基本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