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某运输设备预算价格38万元,年工作220台班,折旧年限8年,寿命期大修理2次,一次大修理费为3万元,K=3,该机械台班经常修理费为( )元/台班。
A.103.69 B.102.27 C.98.36 D.124.48
答案:B
22.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是编制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的依据,下面对投资估算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A.投资估算指标分为建设项目综合指标和单项工程指标两个层次
B.投资估算指标的综合程度越大越好
C.投资估算指标比其他各种计价定额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D.投资估算指标的概括性不如概算指标全面
答案:C
23.计时观察法最主要的三种方法是( )。
A.测时法、写实记录法、混合法
B.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混合法
C.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
D.写实记录法、选择测时法、工作日写实法
答案:C
24.以劳动定额中机械台班产量加机械幅度差计算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时,机械台班幅度差应包括( )影响工时利用的时间。
A.因气候变化或机械本身故障
B.因工艺过程的特点、机器的保养
C.因工人进行准备与结束工作
D.因程序原因导致工效降低
答案:A
25.确定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时,首先应( )。
A.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
B.确定机械正常生产率
C.确定机械工作时间的利用率
D.确定机械正常的生产效率
答案:A
26.根据计时观察法测得工人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61分钟,辅助工作时间9分钟,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l3分钟,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6分钟,休息时间9分钟,则其作业时间与规范时间分别是( )分钟。
A.83、15 B.70、l9 C.83、6 D.70、28
答案:D
27.在众多的工程造价指数中,属于单项价格指数的是( )。
A.建设项目造价指数
B.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
C.材料费价格指数
D.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
答案:C
28.对工程造价指数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
A.工程造价指数是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B.工程造价指数可以用来估计工程造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C.工程造价指数是进行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
D.工程造价指数可以用来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答案:A
29.不影响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测算的因素是( )。
A.报告期人工费指数
B.报告期材料费指数
C.报告期间接费
D.报告期工程建设其他费
答案:D
30.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人员及时更新造价信息库中的有关资料,这体现了工程造价管理中的( )。
A.有效性原则
B.高效处理原则
C.定量化原则
D.时效性原则
答案:D
31.在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中,项目信息的分类体系应能满足不同项目参与方高效信息交换的需要,这体现了( )原则。
A.兼容性 B.稳定性 C.可扩展性 D.综合实用性
答案:A
32.对工程量清单概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程量清单是包括工程数量的明细清单
B.工程量清单也包括工程数量相应的单价
C.工程量清单由招标人提供
D.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答案:B
3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园林绿化工程的第一级编码为( )。
A.02 B.03 C.05 D.06
答案:C
3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要求分析措施项目综合单价的项目有( )。
A.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B.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C.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风险费
D.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税金
答案:B
35.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业主对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造价的变化一目了然,业主可以根据投资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设计变更。这反映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的特点。
A.满足竞争的需要
B.有利于实现风险合理分担
C.有利于标底的管理与控制
D.有利于业主对投资的控制
答案:D
36.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组成不包括( )。
A.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B.措施项目清单
C.其他项目清单
D.直接工程费用清单
答案:D
37.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时间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是( )。
A.施工定额 B.劳动定额 C.预算定额 D.概算定额
答案:A
38.在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时,利用实验室试验法主要是为了编制( )。
A.材料损耗定额 B.材料净用量定额
C.材料消耗定额 D.劳动定额
答案:B
39.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项目合理的规模、建设标准水平、建设地区、工程技术方案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项目规模的合理性决定着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B.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应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C.工业项目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高度集中原则
D.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标准是中等适用和经济合理
答案:A造价师考试网
40.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以概括成几大部分,其核心部分是( )。
A.市场研究 B.技术研究 C.效益研究 D.环境评价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