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汇率制度
二战后1973年春固定汇率制度破产后,主要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对汇率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上下波动的界限,听任外汇市场根据外汇的供求情况,自行决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外国货币供过于求,汇率下降
外国货币供小于求,汇率上升
12 浮动汇率制度的分类
国家是否干预Ø
² 自由浮动(清洁浮动) 一国货币当局不进行干预,完全听任由外汇市场红球来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
² 管理浮动(肮脏浮动)一国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随时进行干预,以使本国货币汇率复合自己的期望值。
各国汇率浮动类型Ø
² 单独浮动 一国货币不同任何外国货币有固定比价关系,其汇率只根据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和政府干预的程度自行浮动。
联合浮动² 几国组成货币集团,集团内各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比价关系,而对集团外国家货币则共同浮动。
² 钉住汇率汇率制 一国才去使本国货币通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关系的做法。除一篮子货币,还有“其他货币组合”(一国按照本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比重,来选择和设计的、模仿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
² 按一套指标调整汇率 一些国家将国内物价对比、外汇储备、国际收支、进出口贸易等动态性指标制定出一组指标,根据这一组指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本国货币汇率。
一篮子货币指作为设定汇率参考的一个外币组合,某一外币在组合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该外币在本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为基准。例如,如果某国的进出口有40%以美元计价,美元在该国的一篮子货币中所占的权重可能就是40%。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从原本紧钉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
参考一篮子货币:某一个国家根据贸易与投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篮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该国货币就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并在范围内浮动。
国际上现行的汇率制度大约五种,包括以其他国家货币作为本国法偿货币的“美元化”制度;将本国货币与某一主要国际货币维持固定兑换关系的“联系汇率制度”;将本国货币汇率钉住某一特定货币或一篮货币,并定期检讨国内外经济金融情势变化,重新订定固定汇率目标的“可调整钉住汇率制度”;央行可适当进场干预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及日圆、美元、欧元区货币等“完全浮动汇率制度”。
13 浮动汇率制度的作用
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
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汇率的上下浮动而予以消除ü
ü 只要国际收支失衡不是特别严重,就没有必要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从而不会产生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的实现
ü 减少了对储备的需要,使逆差国避免了外汇储备的流失。
14 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浮动汇率
原因
Ø 普遍认识到浮动汇率的优点,钉住汇率制度的缺点。
ü 浮动汇率制度市场性强、微调频繁,可以缓和外部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同时可以借助金融市场上有各种有效减小汇率风险的市场工具,在相当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减小汇率剧烈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ü 钉住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因为其用认为确定汇率平价的方式取代了自由市场力量的决定作用,名义汇率与现实经济情况相背离,一旦背离得不到调整就会引发动荡。
ü 汇率制度选择的标准:结合本国的实际经济进程、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方向总和考虑,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国际情况适时调整。
Ø 若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就能引导和规范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一些利益集团把自己的争取利益的行为建议在尊重市场信号和市场反应的基础上,从而保证宏观政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确保其与汇率制度的动态协调。
Ø 一国规避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根本立足点:发展和完善本国经济、金融体制,增强本国经济、金融实力,从而切实增强抵御国际金融市场投机实力冲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