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主要是给了你很长的一段材料,主要涉及GDP增速,普通民众和富豪的收入增幅,科教文卫事业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税收收入等等。要你答的是从中得到什么隐含的信息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类
【考查要素】考核考生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生与职位的匹配性。
【点拨思路】首先,阐述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判断表态;其次,分层论证这种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最后综合得出隐含的信息和结论。
【解析引导】通过这道题目,虽然我们没有材料的具体数据,但是不难看出,这个题目考查的要点一是围绕比较热的“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速问题;二是我国财政收入用于不同领域所支出的比例,与西方国家的对比分析;三是最新的税率调整,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在与西方国家对比后得到的启示。那么通过这几个考查点,我们不妨就从这三个方面逐一分析一下:
第一,关于GDP的增长:
在我国GDP总量成为世界第二的背景下来谈GDP,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人均GDP较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速度远远低于GDP增长速度;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并非所有人都享有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且易带来社会矛盾激化;三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以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以投资与外需为主。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从高碳向低碳、从外需向内需、从国富到民富这一核心思想转变。
“十二五”期间,我国打破了原有的GDP论,把经济发展的精力主要集中到内需主导、消费拉动、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轨道上来,这使“十二五”真正成为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和决心,这项举措将使我国的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渐进效应。
第二,关于财政支出比例:
题目当中之所出现了我国财政收入用于不同领域、支出比例与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领域和比例的数据对比,可能是想说明,我国在这个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全民能够共享的效果,社会不公平现象还普遍存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科教文卫事业的整体水平还远远落后,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最重要的是加大财政投入的比例和力度,向落后地区倾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为了片面追求政绩的一些面子工程的开支,我们要加大整治力度,财政来源于人民,我们也要回馈于人民,这才是工作之根本。
第三,关于税率:
我国税率刚刚进行过大幅度的调整,此题可谈一些积极的意义和影响,虽然在不了解西方在税收收入的实际数据对比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是该从正面还是负面去分析和论证这一现象,但作为考生应该注意到税率问题在我国既有着2011年的个税改革,又有着需要政府继续调整改善的方面。因此,考生可以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
而不管题目中的信息是什么,我们在分析本国税率的时候始终要牢记一个原则:政府不仅要做好财政这块蛋糕,最重要的是分好这块蛋糕。答题时可以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变化上进行简要说明,中西方国家的税收收入的比重并不是需要特别予以强调的重点,而应该看到本质问题:即我国通过税率调整,实现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税率调整来推动社会公平和进一步保障民生等等。考生在作答的时候,以此立场并结合具体材料来分析,便能体现答题的高度与深度。
【2】科学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可在高三学生未来期望的职业调查中,科学家没有进入前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我在一个城市的两所中学、两所小学的学生中进行了理想职业问卷调查。在9个可选择的职业中,科学家竟排在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农民、工人。”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说,“这样的结果让我无语,让我哽咽。”
王庭大先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个高三学生职业理想调查,文科考生4207人,理科考生3630人,热门理想职业依次是公务员、律师、医生、记者等,前几位唯独没有科学家。王庭大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定亲自调查一番。他选择了北京市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1180名学生,列举了9个备选职业,就“长大最喜欢从事的职业”进行调查,结果排名第一的是企业家,其次是歌星影星,科学家排第七,农民、工人排名最后。
拓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家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
科研大环境有待改善。王庭大说,早在1956年,中央就要求要保证科学家们有六分之五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现在很多人连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不能保证,这些科学家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琢磨怎么跑项目找经费,这是一种浪费。
挖掘和宣传的不够。王庭大说,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占总量的20%,日本是15%,而中国仅仅6%。
思路: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尽早对自身职业做一个规划是必要的。但是此项调查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如今的青少年不愿意做科学家,对科研不感兴趣,而现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种状态势必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我们清楚地记得,科学家曾经非常受人尊重,那时候青少年朋友们的理想,第一个就是想当科学家。而现在之所以出现这项调查里所反映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科技人才”,虽然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可是近年来只是停留在紙上、会议上或是口头上,并沒有真正落到实处。科学家、教授等在工資福利待遇上都不如國家公务员。要提高科學家的社會地位和工資福利待遇,讓科學家成為社會上最受敬仰的人。
第二,社会环境有待改善。急功近利,财富观念盛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大量科研人员因为经费问题没有时间集中力量搞科研;青少年把挣高薪赚大钱当作职业目标,缺乏踏踏实实的研究与进步。可以加大财政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建立必要的科研机构和民间机构组织,从而激发科学研究的活力,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挖掘和宣传不够,社会对科学家印象淡漠。建议筹建国家科学网站,加强对科学家的宣传,让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心目中留下科学家可敬可爱的形象。热爱科学的教育要从中小学生抓起,向孩子们宣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家的事迹、科学家的精神,让科学家的精神深深扎根心底。
加强科学家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我们应从各方面创造条件,促进人才培养、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