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卷四及答案:单选题
11-17
0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将所选项涂黑。每题1分.共30分。)
1.美国时间2012年2月11 日美国乐坛天后【A 】被宣布死亡,死因初步确定为阿普唑仓等处方药与酒精混合之后引起的反应。
A.惠特尼·休斯顿
B.布兰妮
C.麦当娜
D.珍妮一杰克逊
【答案解析】美国时间2012年2月11 日美国乐坛天后惠特尼·休斯顿被宣布死亡,死因初步确定为阿普唑仓等处方药与酒精混合之后引起的反应。故选A。
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 】。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静止对于运动的意义,可用排除法。关键是要对物质、运动、静止等这些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有扎实地掌握.这样才不会张冠李戴。A项正确说法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没有C项的说法;D项正确说法是: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故选B。
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答案解析】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或精神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意识则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即是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故选A。
4.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D 】。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答案解析】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ABC选项不符合题意,应予排除。故选D。
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的党的中心任务的了解与掌握。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项是毛泽东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没的总方针,B项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与中心任务不能混淆。故选C。
6.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C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wWw.KAo8.Cc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解析】术题考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近代中国国情问题。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题,实质上就是近代中国的国情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才是认清和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依据。故选C。
7.根据宪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国家赔偿实行的是哪种归责原则?【C 】
A.过错原则
B.无过错原则
C.违法原则
D.违法原则为主,过错原则为辅
【答案解析】《宪法》第41条第3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根据上面的2条可以知道,取得国家赔偿要有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我国的国家赔偿实行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故选C。
8.台州,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东濒东海,南邻温州,西连丽水、金华,北接绍兴、宁波。台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唐以前以客籍人物居多,唐代名人笔下吟咏的台州诗句更是数不胜数,这使得台州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一部分。以下名人笔下描述“台州”的相关诗词与作者对应有误的是【D 】。
A.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唐·李白)
B.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唐·杜甫)
C.漠漠长淮路,茫茫巨海涛。惊魂犹未定,消息问金鳌。(南宋·文天祥)
D.碧云低处浪滔滔,万里无云见玉毫。不是长亭多一宿,海神留我看金鳌。(宋·苏轼)
【答案解析】宋商宗赵构曾髓临金鳌山游乐并赋《阻潮》一诗:"碧天低入浪滔滔,万里无云见玉毫。不是长亭多一宿,海神留我看金鳌"。故选D。
9.王某(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B 】
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
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
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
【答案解析】《刑法》第十七条笫二款规定:已满{一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选项A属于失火行为。选项C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十五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上述两种行为均不承担刑事责任。故选项A、C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删法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规定: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据此可知,选项B中甲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甲应对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故意伤害罪。选项D中,甲的行为仅造成被害人轻伤,不构成犯罪。因此B正确,D错误。故选B。
10.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答案解析】像距与焦距成反比.焦距变大,像距就会变小。照完半身照再照全身照时,焦距就要变大,而像距就会变小。故选C。[page]
11.下列关于中国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中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秦小篆
B.在唐代初期已经能欣赏到王羲之的《兰亭序》
C.借物抒情,追求意境神韵的画是文人山水画
D.北宋书法大家书法风格都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答案解析】中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故选A。
1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D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答案解析】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选D。
13.四大发明西传的先后顺序是【A 】。
A.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与火器
B.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与火器——指南针
C.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与火器——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与火器——活字印刷术
【答案解析】东汉蔡伦105年改进造纸术,出现了植物纤维纸。6世纪的时候,造纸术传到了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人朝鲜、日本,向西传人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唐朝中期书籍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人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人欧洲。故选A。
14.来自音乐家心灵的呼唤,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被称为“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的作品是【A 】。
A.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
B.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
C.舒伯特的《春之信念》
D.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
【答案解析】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人合唱的作品。其最后乐章中加入了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的合唱,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被称为"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故选A。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组织
B.用中子轰击铀核时出现原子核的裂变,并放出新的中子的现象,称核裂变反应
C.在中国的节气中,秋分排在白露的后面
D.《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成书于春秋时期
【答案解析】《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各写出的一部天文学著作。故选D。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
【答案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索是氮元素。故选D。
17.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火箭中燃料的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火箭的燃料用液态氢,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热值
C.火箭上升过程中的机械能是由内能转化而来的
D.发射架周围的“白气”是由大量水蒸气形成的
【答案解析】发射架周围的"白气"是由大量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形成的。故选D。
18.在晴朗的夜空,我们很容易找到北斗星与北极星,如图所示。天刚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观察并记录一次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半夜的时候,我们再次观察并记录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比较这两次的记录结果,我们会发现【C 】。
A.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运动的
B.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静止的
C.北斗星是运动的,北极星是静止的
D.北斗星是静止的,北极星是运动的
【答案解析】从地球上看北斗星是运动的,北斗星以北极星为中心,每晚从东往西转;北极星是静止的,位置不变。故选C。
19.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本质问题是【C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答案解析】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体现该建筑的特殊位置,所有重大活动都在此进行,体现皇权至上。故选C。
2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以下不属于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
A.控制货币流通
B.直接信用管制
C.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D.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解析】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①控制货币发行。②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③推行公开市场业务。④改变存款准备金率。⑤调整再贴现率。⑥选择性信用管制。⑦直接信用管制。故选A。[page]
21.杜甫有诗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A】
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
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
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
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
 【解析】本题考核西周、唐宋时期的法制。唐末开始用"典"或"典当"一词。宋承唐制,规定了更加具体的制度。选项A正确。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选项B错误。宋代典卖又称"活卖"。选项C错误。《唐律》中的"坐赃",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选项D错误。故选A。
2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以下关于公共政策表述有误的是【B 】。
A.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
B.其研究对象是所有组织而非个人的决策行为
C.其属性为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
D.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
【答案解析】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是组织而非个人的决策行为;并非所有的组织的决策行为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是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故选B。
23.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有关“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 】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
B.“宪法法律至上”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D.“宪法法律至上”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宪法法律至上并不否认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选项A错误。坚持"三个至上:必须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各个方面,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各个领域,必须落实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个环节和全部工作之中。"所以,"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不准确的,法律效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选项8错误。"三个至上"的提出,标志着党在思想认识上完成了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选项C正确。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该原则。选项D错误。故选C。
24.首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于2010年10月12日在越南河内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除来自东盟1O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6个东盟对话国的国防部长或代表外,美国和俄罗斯的国防部长或代表也应邀与会。以下关于本次会议表述有误的是【A 】。
A.南海问题被列入当日会议的议程中
B.18个国家的国防部长签署联合声明,确认10加8新安全合作机制
C.联合声明提出了将要合作的五大非传统安全领域,包括人道主义援助与救灾、海上安全、军事医学、反恐及维和行动等
D.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中国对地区安全合作持积极开放的态度,支持东盟在这一新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解析】南海问题并没有如外界预期那样列入当日会议的议程中,不过据外媒12日报道,美国防部长盖茨依然提及了南海问题,并称:"主权争议应避免武力或胁迫方式,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故选A。
25.小明发现户外地面以上的冬季供热管道每隔一段距离总呈现几型。其主要原因是【C 】。
A.为了避开行人和建筑物
B.为了美观
C.为了避免管道因热胀冷缩导致的损坏
D.为了方便工人师傅安装和检修
【答案解析】在直埋的热水管道中间每隔一段距离加装"补偿器",总呈现几型,其作用是用于管道的热胀冷缩量的补偿,以免管道受热胀冷缩的外力破坏。故选C。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A 】。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码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中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这一知识点。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干预经济生活,主要是为了暂时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各种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故选A。
27.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不包括(D )。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考查。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①资本集中与生产集中高度发展,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垄断组织。②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趋融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头。③在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④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⑤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垄断阶段以后。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瓜分殖民地、建立殖民体系的肮脏交易。故选D。
28.关于国家机关公务员处分的做法或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
A.张某受记过处分期间,因表现突出被晋升一档工资
B.孙某撤职处分被解除后,虽不能恢复原职但应恢复原级别
C.童某受到记大过处分,处分期间为二十四个月
D.田某主动交代违纪行为,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应减轻处分
【答案解析】《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8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选项A错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9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选项8错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7条第3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记大过处分的,处分期间是18个月。选项c错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4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减轻处分。选项D正确。故选D。
29.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以下关于世贸组织表述有误的是【B 】。
A.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B.世贸组织成员分三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和不发达成员
C.其基本原则是:市场准入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经济发展原则、非歧视性原则
D.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答案解析】世贸组织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故选B。
30.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以下不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意义的一项是【 D 】。
A.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突出社会问题
B.有利予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
C.有利于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
D.有利于优化整合公共资源个体配置
【答案解析】积极意义:①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突出社会问题,②有利于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③有利于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④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⑤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故选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卷(2)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2)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题(1)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四)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三)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一)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练习题(32)
福建省2014年公务员《行测》... 福建省2014年公务员《行测》备考练习题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