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预习知识点: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
12-06
0
【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

  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由准备、实施和终结三个阶段组成。

  特点:一是由于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因此社会审计通常不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二是由于社会审计组织不具有行政处理处罚权,因此社会审计在出具审计报告后,不做出审计处理处罚的决定。

一)准备阶段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对审计风险做出评估,并结合自身承受力,就是否可以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委托做出决定。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特殊点)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用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它也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文件。

  3.编制审计方案

  编制审计方案时应当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2)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3)初步执行分析性复核。

  (4)初步评估重要性水平。

  (5)初步评估审计风险。

  (6)编写审计方案。

二)实施阶段

  1.对内部控制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2.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各项目认定的正确性与公允性进行的证实性测试。它包括对交易和余额的详细测试和对会计信息及非会计信息的分析性测试。

  尽管大多数的财务报表审计都要执行内部控制测试程序,但并不是每次财务报表审计都必须执行这类程序。而实质性测试程序则是在每次财务报表审计中都必须执行的。

  如果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手续后,仍无法获取所需的审计证据,则注册会计师应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种意见类型:

  无保留意见:Www.KaO8.C

  保留意见:小错误,小范围受限制

  否定意见:大错误

  无法表示意见:大范围受限制

  3.重新确定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在准备阶段所确定的重要性标准,评价所发现的问题是否重要。

  由于在项目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往往会获得许多有关审计项目的意外信息,并且经常会受到许多诸如审计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重要性水可能会变化。

三)终结阶段

  1.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普遍采用的是主任会计师(所长或指定代理人)、部门经理(或签字注册会计师)和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的三级复核制度。

  2.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经会计师事务所签章后,即可报送委托人。对于审计结果的处理和做出何种处理决定无须经其他单位审定。注册会计师应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建立审计档案

  审计工作底稿归类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加以分档保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3年审计师考试《法律》重... 2013年审计师考试《法律》重点考点精讲及练习:票据法和证券法
审计师考试国内现状剖析 审计师考试国内现状剖析
2013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 2013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预习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审计师考试专业级别划分 审计师考试专业级别划分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投资者保护功...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投资者保护功能及其评价方法
2013年审计师考试《法律》重... 2013年审计师考试《法律》重点考点精讲及练习:公司法
2013审计师考试《企业财务会... 2013审计师考试《企业财务会计》知识辅导:长期股权投资
审计师考试报考指南:考试简介 审计师考试报考指南:考试简介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审计建议 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及审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