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国际资本移动中居主要地位】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与规模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1 corporation)主要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
构成跨国公司需有以下三个要素:
1.跨国公司须是一个工商企业,组成企业的实体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从事经营活动,至于其国外经营所采取的法律形式和部门不限。
2.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有共同的政策,其政策应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3.企业各构成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分担责任。
2000年,全世界63000家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控制着82万家以上的国外分支机构(不包括大量的非股权联系)。世界(非金融)跨国公司排在最前面的100强的总部几乎都设在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对生产、就业、需求结构、技术与劳资关系的影响绝不能低估: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1999年在国外的销售额达2.1万亿美元,在全世界雇佣1300多万人员,在国外雇佣605万多人员。
二)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
目前,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3以上,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1万多亿美元,控制国际贸易的1/2以上,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剔除内部贸易额)相当于世界总出口额的70%,跨国公司的发展势必促进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
2。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部门,尤其是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这一投资部门分布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结构中制成品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贸易比重下降。此外,跨国公司内部专业化协作的发展使制成品贸易中,中间性产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
3.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影响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3/4集中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其设立的子公司有2/3亦位于此。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贸易和外部贸易促进发达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动,带动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额约占国际贸易总额的70%。
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海外子公司的1/3。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大多数为附加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因而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较小,与其吸收海外投资的比重相当。
5.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控制了发达国家工艺研制的80%、生产技术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75%。跨国公司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转让,客观上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6.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1)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地区的集中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也具有集中化的特点。
(2)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投资,特别是对劳动密集产业的投资带动了这些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改变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3)跨国公司的投资增强了一些部门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从而使这些部门的发展易受世界市场变化的影响,具有脆弱的特点。
相关阅读:2013年外销员考试国际贸易第一章辅导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