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模拟题及答案:劳动法5
02-04
0
一、单选题

1.( )不具有法律效力。(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答案】B
【解析】对已经生效的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解释。律师、语文学家、法学家、公民个人的解释属于任意解释,任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

2.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经济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 D.经济协作关系
【答案】c
【解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巾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3.(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雇佣关系
【答案】A
【解析】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我国宪法对公民在劳动方面的( )等权利做了原则性规定。(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劳动权 B.休息权 c.劳动保护权 D.最低工资权
E.职业培训权
【答案】ABCE
【解析】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巾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

多项选择题

5.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表现为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有( )。(2006年5月三级真题)
A.平等性 B.互利性 c.矛盾性 D.不平等性
E.相容性
【答案】AD
【解析】劳动者与雇主之问的对立关系,根源在于劳动者向雇主让渡自己劳动,雇主对劳动者发放与其劳动相应的报酬,双方都具有自己的权利与利益。实际上,这种对立关系既有平等性,也有不平等性。

6.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基本保护 B.平等就业权 C.全面保护 D.自由择业权
E.优先保护
【答案】ACE
【解析】劳动权是指法律保证的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参加社会劳动并因劳动而产生或与劳动有密切联系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一章第2节...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一章第2节练习题及答案
2013年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单... 2013年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单选练习题(2)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一章第1节...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一章第1节练习题及答案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二章第3节...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二章第3节练习题及答案
2013年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单... 2013年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单选练习题(3)
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练... 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1
2011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 2011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及答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