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之肝癌症状之出血倾向
08-13
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及疾病防治工作的加强,人群中疾病谱和死因顺 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6000万成人肥胖,高脂血症病人1.6亿,高血压病人1.6亿,每年新发病例 300万,脑卒中病人600多万,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且其发病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隐匿,潜伏期长,常常是一体多病,多因多果,相互关联,一种疾病往往会造成另一种疾病的发生。众多研究表明,其主要危险因素是 人类生活行为因素,如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吸烟、酗酒、肥胖、缺少运动、心理压力大等,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心脑血管疾病确定为生活方式病。选择健康生活 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的内容很多,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安排膳食:合理安排膳食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两大方面。健康的饮食是指膳食考,试大收集整理中应该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同时还要 避免或减少摄入不利于健康的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进餐、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咀嚼充分、吃饭不分心、保持良好的进食心情和气氛等。

  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生命需要运动,但过少和过量运动都不利于健康。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当的运动种类。运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戒烟限酒,生活有规律:吸烟不仅浪费金钱,影响环境,危害安全,而且与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直接关系,严重危害健康。长期多量饮酒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因此应该戒烟限酒、定时起居、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平和心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让自己的思想跟上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变换角色,调整心态。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上要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社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树立适当的人生目标。

  学习健康知识:知识是不断调整行为的指南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懂得健康知识。在当今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健康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只有注意不断学习新的健康知识,抵制迷信和各种错误信息的影响,转变观念,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健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资料(六)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资料(六)
07年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及答案... 07年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及答案(一)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考点:治疗咽后脓肿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考点:下肢静脉曲张分类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考点:局部麻醉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知识考点:淋巴水肿的分级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资料(七)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资料(七)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资料(八)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资料(八)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呼吸系统...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呼吸系统考试知识考点:支气管哮喘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呼吸系统...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呼吸系统考试知识考点:支气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