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土地估价师《估价实务基础》考前冲刺卷情景分析题五
07-29
0

(一)某企业拥有A宗地的划拔土地使用权,并于2009年9月1日与当地政府签订了该宗地的国有土地租赁协议,租期20年,实际支付的年租金为10元/㎡。A宗地土地面积为30000㎡,用途为工业,现已达到五通一平的开发程度。

经调查,A宗地周边有三宗条件相似的工业用地,具体情况如下:

(1)B宗地:占地45亩,于2005年9月1日通过征地方式取得,当时根据所在区域的市场行情,共支付了300万元征地及其相关税费,经开发建设,现已达到“七通一平”的开发程度,共花费土地开发费540万元。据调查,从2005年9月1日到2009年9月1日期间,征地费用和达到“七通一平”的土地开发费用分别上涨了20%和30%。

(2)C宗地:占地25000㎡,于2005年9月1日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宗地已达到“三通一平”的开发程度。按照2009年9月的市场行情,该宗地若出租经营,每年土地净收益可达55万元。(3)D宗地:占地3.5h㎡,于2009年9月以国家作价入股方式取得,40年期、“七通一平”条件下作价425元/㎡。

2013年土地估价师《估价实务基础》押题卷第五套

表中数值表示B、C、D各宗地与A宗地的比较,负值表示案例宗地比A宗地的对应条件差,正值表示案例宗地的条件优于A宗地。

根据当地2009年9月的土地市场情况,从征地到完成“七通一平”的土地开发需要1年的时间,土地开发费分季度投入,每季度投资额相等,在季内均匀投入;设定土地开发资金的贷款季利率为l.5%,需按季度按复利计算利息;土地开发的投资回报率为l0%;土地增值收益率为20%;土地还原率取6%。

相对A宗地而言,其50年土地使用权价格因于发程度不同而有差异:达到“七通一平,,时地价比“五通一平”高100元/㎡,达到“五通一平’’时地价比“三通一平”高6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5小题的问题。

1.以宗地B、C、D作为比较案例,利用市场比较法测算宗地A于2009年9月1日的单位地价为(  )元/㎡。

A.383.86

B.370.57

C.388.58

D.392.65

2.市场比较法中交易案例修正的主要因素有(  )。

A.交易情况

B.个别因素

C.期日和年期

D.区域因素

3.宗地A于2009年9月1日的市场年租金为(  )元/㎡。

A.28.56

B.26.45

C.24.35

D.30.25

4.宗地A于2009年9月1日的承租土地使用总价格为(  )万元。

A.463.54

B.456.06

C.488.50

D.423.86

5.应用市场比较法估价时,应具备的条件有(  )。

A.交易类型全面

B.丰富的交易案例

C.待估土地与交易案例有相关性和替代性.

D.发达的不动产市场

(二)某土地估价机构于2006年10月下旬接到一宗土地价格评估的委托,估价基准日确定在当年10月31日。评估对象位于华南K城市的S湖边,面积为500㎡,是委托方于2000年10月通过拍卖方式购得的土地,使用期限为50年。目前该地块内有一座900㎡砌体结构的写字楼,建于2002年lO月。写字楼现用于出租,每月租金收入3万元。市场调查显示,该类房屋耐用年限为55年,残值率为2%,当时建筑物综合造价为2000元/㎡,目前重置价格为2500元/㎡。该写字楼的利用率为90%。当地同类写字楼出租正常空置率为10%,租金一般为每月50元/㎡(建筑面积),每年需支付的总费用约80元/㎡(建筑面积)。假定土地还原率和房屋还原率分别为7%和8%。根据上述情况,计算并回答6-10题。

6.如果没有其他损失和市场波动的考虑,根据已知的条件,该写字楼的客观年总收益为(  )万元。

A.48.6

B.43.74

C.54

D.36

7.假定该写字楼按照自然折旧,则年折旧为(  )元。

A.46875

B.37500

C.45000

D.40909

8.在上述情况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定房屋年折旧固定为5万元,则房屋的现值为(  )万元。

A.205

B.210

C.215

D.220

9.在上述情况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定房屋现值为250万元,写字楼年总纯收益为50万元,则土地的纯收益为(  )万元。

A.50

B.51

C.48

D.52

1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定土地的纯收益为50万元,则土地总价格为(  )万元。

A.648

B.658

C.678

D.698

编辑推荐:

2013年土地估价师《基础与法规》知识点讲解汇总

2013年土地估价师考试知识点汇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