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和谐文化,就要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为此必须( )。
A.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B.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 鼓励文化在继承中创新
D. 做新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答案解析】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要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所以选B。ACD项与题意不符。
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
A. 培养“四有”公民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答案解析】A。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任务是(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答案解析】B项是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CD项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范畴;A项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任务。本题正确答案为A。
4、“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 )。
A.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C.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D.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答案解析】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民主既表现为国体又表现为政体。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手段,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民主同样是一种目的。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所以只有A是正确的。故选A。
5、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的“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观点。之所以强调“以人为本”,从生产力角度看,是因为( )。
A. 人是第一生产力
B. 人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C. 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D. 人的思想决定了生产力水平
【答案解析】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能动的因素,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