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考试重点十
08-14
0

为了提高考友对于2013年一级建造师 考试的复习效率,并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科目的复习,考吧网特别对2013年一级建造师的知识点做了整理,供考友进行复习。

1、Action: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措施,纠正,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分纠偏和预防两步。

2、三阶段控制原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3、事前控制: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

4、事中控制: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来自他人的监督控制。包含自控和监控两环节,关键还是增强质量意识,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即坚持质量标准是根本的,监控或他人控制是必要的补充,没有前者或用后者取代前者都是不正确的

5、事后控制: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6、三全控制管理: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

7、全面质量控制:建设工程各参与主体的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

8、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作为全面质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就是目标管理。

9、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同:用于特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目的不同);涉及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范围不同);控制目标是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目标不同);是一次性的,并非永久性的(时效不同);有效性一般只做自我评价与诊断,不进行第三方认证(评价方式不同)。

10、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控制内容:勘察设计;材料设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实施的主体: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分包商);工程监理企业。控制原理:计划系统;网络系统(主体构成、合同关系和管理关系,控制的层次和界面);措施系统(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安排);信息系统(收集、整理、加工和文档资料的管理)。

11、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建立原则:分层次规划;总目标分解;质量责任制;系统有效性的原则。

12、项目质量控制工作制度:质量控制例会、协调、验收和质量责任制度。

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活力在于它的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来源于利益机制。

13、约束机制取决于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

14、控制系统运行的反馈机制运行的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进行系统控制能力评价,并为及时做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15、施工质量控制总体目标:执行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生产要素和用科学管理方法,实现预期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是参与各方的共同责任。

16、建设单位质量控制目标: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17、设计单位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目标: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合理化建议,保证竣工项目与所规定的标准一致。

18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全面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

19、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旁站检查、平行检验、施工指令、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保证质量达到规定质量标准。

20、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验收。

编辑推荐:

2013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知识点汇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