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3年造价工程师 考试,全面的了解2013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3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点,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投资估算的方法
(一)建设投资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
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的精度低可采取简单的估算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法、系数法等
可行性研究阶段尤其是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精度要求高指标估算法
1 生产能力指数法
又称指数估算法,它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来粗略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是对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的改进。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x——生产能力指数,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上式表明造价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单位造价随工程规模〔或容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正常情况下,0≤x≤1。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国家和不同性质的项目中,x的取值是不相同的。
(1)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Q1与Q2的比值在0.5~2之间,则指数x的取值近似为1。
(2)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则x的取值约在0.6~0.7之间;
(3)若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规模与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时,x的取值约在0.8~0.9之间。
生产能力指数法主要应用于拟建装置或项目与用来参考的已知装置或项目的规模不同的场合。
生产能力指数法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其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尽管估价误差仍较大,但有它独特的好处:即这种估价方法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
2.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依据调查的统计资料,利用相近规模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乘以建设规模,即得拟建项目投资。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C1—已建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2—拟建项目静态投资额
Q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这种方法把项目的建设投资与其生产能力的关系视为简单的线性关系,估算结果精确度较差。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和类似项目的可比性,否则误差很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