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知识精讲:宏观经济分析2
11-24
0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2014年证券从业考试相关的复习重点,证券从业考试网特地整理了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的相关辅导的资料,希望对大家在复习2014年证券从业考试中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点击下载:全新升级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27)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

(28) 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也就是通常的进出口)、劳务收支(如运输、港口、通讯和旅游等)和单方面转移(如侨民汇款、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和单方面转移(如侨民汇款、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

(29) 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通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着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资本项目一般分为长期资本、短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指合同规定偿还期超过1年的资本或未定偿还期的资本(如公司股本),其主要形式有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长期借款及企业信贷等。短期资本指即期付款的资本和合同规定借款期为1年货1年以下的资本。

(30) 进口和出口时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31) 进口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向非常住居民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反之,出口量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向非常住居民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32) 进出口总量及其增长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且进口和出口的数量与结构直接对国内总供需产生重大的影响。

(33)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避免国际收支的国度逆差或顺差,可以维持适当的国际储备水平和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

5、 投资指标:

(1) 投资规模: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再生产投入资金的数量;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

(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

(3) 按经济类型划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合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4) 按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划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5)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6)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外商投资3个方面。

(8) 外商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外商间接投资。

(9) 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在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等。

(10) 外商间接投资:指除对外借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银行商业贷款、出口信贷以及对外发行债券等)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外的各种利用外资的形式,包括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公开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股票(目前主要是在香港证券市场发行的H股和境内证券市场发行的B股)发行总额,国际租赁进口设备的应付款,补偿贸易中外商提供的进口设备、技术、物料的价款,加工装配贸易中外商提供的进口设备、物料的价款。

6、 消费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销售对象划分为2大部分: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针对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后消费的商品;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针对企业、事业和行政等各种类型单位用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消费品。(其中,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居民消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前者中的大部分直接构成居民消费,是计算后者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色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小和增长速度也反映了城乡居民与社会集团消费水平的高低、居民消费意愿的强弱。

(4)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和农民个人储蓄存款,不包括居民的手持现金和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团体等单位存款。

(5) 居民储蓄存款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支出以后形成的。储蓄扩大的直接结果就是投资需求扩大和消费需求减少。

7、 金融指标:总量指标、利率、汇率、外汇储备。

(1) 总量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

(2) 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

(3) 我国现行的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3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

(4) 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5)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6)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7) M2与M1的差额,通常称为“准货币”。

(8)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指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保险公司。

(9) 金融资产总量:指手持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等其他资产的总和。

(10) 金融资产的多样化是社会融资方式变化发展的标志。

编辑推荐: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投资基金)高分必备试题汇总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汇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知识精讲: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知识精讲:公司主要的财务报表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知识精讲:宏观经济分析
《证券投资分析》辅导知识:证券... 《证券投资分析》辅导知识:证券投资分析的信息来源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知识精讲: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知识精讲:行业分析的方法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知识精讲: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知识精讲:证券投资分析概述
《证券投资分析》辅导知识:证券... 《证券投资分析》辅导知识:证券投资主要分析方法
《证券投资分析》辅导知识:证券... 《证券投资分析》辅导知识:证券估值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