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工作实务)复习笔记: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统计
01-19
0

为了能让更多考生考试通关,统计专业资格考试网特在考前整理了2015统计从业考试复习的资料,希望对大家在2015年统计师考试中有一定的帮助。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几乎所有的金融活动都与货币有关。货币统计一般关注两个问题:货币供应状况,货币流通状况。

货币供应,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总量。货币不仅仅表现为现金通货,货币供应总量统计也不只是现金总量统计。按照不同的统计范围和不同的统计口径,可以将货币供应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加以统计。

(1) M0-通货净额或现金,是指流通中以现金形式存在的货币。它最具流动性,最为活跃,可以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投入流通过程。M0是货币供应量的第一层次,是货币供应量的基础指标。

(2) M1-M0+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被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简称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统计的第二层次。活期存款虽然不是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但可以随时从银行中提取出来转化为现实的流通货币,因此M1的流通性和灵活程度也较高。

(3) M2-M1+准货币,在准货币中包括居民、企事业单位及财政的各种储蓄、定期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如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M2是较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处于货币供应量的第三层次。由于其中所包括的定期存款常常具有长期性,一般不太可能随时提取,因此,M2的流通性和灵活程度也较差。

(4) M3-M0+各类银行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的总和,是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我国目前尚未在M3这一层次计量货币供应量。

现金流通

我国的货币流通主要有两种形式 非现金流通即转帐结算

统计考察货币流通最主要的指标 货币流通量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量是指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货币总量。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量统计实际就是针对流通中的现金量,即M0进行统计,通常又称之为市场货币供应量。这是一个时点指标,实际工作中往往计算报告期末的货币流通总量。该指标的数值可以直接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综合信贷计划执行表“流通中的货币”项目获得。计算公式为:

期末市场货币流通量=期初市场货币流通量+本期现金投放总额-本期现金回笼总额

式中,现金投入与回笼分别指银行将现金从业务库投放到市场上和现金从市场回到银行业务库的数量。

编辑推荐:

2015年统计师考试(初级统计方法)复习笔记汇总 

2015年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工作实务)复习笔记汇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法规)复习... 2015年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法规)复习笔记汇总
2016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规... 2015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规》常考知识点:统计的过程
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经济学... 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点:财政政策
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经济学... 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点:经济增长模型
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经济学... 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点:货币市场的均衡
2015年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 2015年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法规)复习笔记: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经济学... 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点: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016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规... 2015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规》常考知识点:基本统计法律规范
2016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规... 2015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规》常考知识点:账务报表的编制
2015年统计师考试(初级统计... 2015年统计师考试(初级统计业务)复习笔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