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4]
09-09
0
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4]

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因而,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的重要形式。
  据国家文化部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00余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他们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演出形式丰富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如湖南省衡阳市杂技团,从一个家庭、一根扁担、两只挑箱发展到现在拥有演职员98人,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的专业团体。他们常年深入基层,每年在外演出达10个月以上,年演出达300余场。“他们正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负责人如此评价民间院团的意义。

  5.
  “富而思乐”。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方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而“潜力巨大”的农村文化市场令其一开始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记者在山西部分地区采访了解到,这些由农民主动创造并形成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紧贴市场,在“为民送乐”的同时还向农民传播了文化科学知识。
  民办文化活跃 农民双手欢迎
  山西省永济市张坊村杜德建农民书屋,创办于1980年,是山西首家农民书屋。20多年来,书屋订阅报刊上百种,购买各种图书近3万册,并且书报编有目录,分类排放,免费向当地村民开放,深受村民欢迎。
  在山西运城,每周五、六、日晚八点,盐湖区东留村的刘远萍都会和同村的63个姐妹们一起,到本村的文化大院跳起自编的扇子舞。“以前忙完了农活,闲下来就不知干啥好了。现在有了个大院,我们能来这儿跳跳舞、听听讲座、看看书,大家都觉得充实多了。”刘远萍说。
  “目前山西省农民自办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农民自办书屋、农民文化大院、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民办剧团。这些农民自办文化扎根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赢得了基层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山西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魏存庆告诉记者。
  统计显示,山西省现有农村文化大院569个,农民书屋498个,农村个体放映队424个,民办剧团341个。
  其中,民办剧团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艺术表演格局,许多剧团不仅演戏曲,还能根据需要兼演歌舞、说唱、小品、曲艺、器乐独奏或合奏等。这些演出在表演上更趋生活化、趣味化,深受农民欢迎。
  各类文化大院为村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长治市长治县保安文化大院,是长治县韩店镇经坊村农民李保安1995年创办的,10多年来,他购置各种乐器和音响设备,办起八音会演出队,经常到乡村为群众演出。2003年,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李保安又在家里搭起了戏台,购置了电影放映机,开展村民自娱自乐的器乐演奏、歌曲、戏曲演唱、歌舞表演、放电影等活动。
  市场适应性强 发展潜力极大
  由于山西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大都以“自我投资、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式组合,因而具有框框少、包袱轻、成本低、渠道广的特点,面对现实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市场适应能力很强。
  山西省的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紧盯市场做文章,哪里需要到哪里,放映费视情况最少50元,最多不超过1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7岁的刘传斌是阳城县电影公司下岗职工,1996年,他成立了家庭个体电影放映队。十年来,他的脚步踏遍了阳城县的山山水水,进学校,住农家,上矿山,下军营,共放映电影3500余场,观看电影的人达100余万人次,收入40余万元。
  在山西省长子县,八音会演出队和铜乐器生产已成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文化产业:这个县有100多支八音会演出队,2000多人参与其中。这些民办文艺演出团体有夫妻队、兄妹队等,多则一二十人,少则三五人。
 

[page] 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因而,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的重要形式。
  据国家文化部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6800余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他们常年活跃于田间地头,演出形式丰富多样,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如湖南省衡阳市杂技团,从一个家庭、一根扁担、两只挑箱发展到现在拥有演职员98人,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的专业团体。他们常年深入基层,每年在外演出达10个月以上,年演出达300余场。“他们正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负责人如此评价民间院团的意义。

  5.
  “富而思乐”。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方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而“潜力巨大”的农村文化市场令其一开始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记者在山西部分地区采访了解到,这些由农民主动创造并形成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紧贴市场,在“为民送乐”的同时还向农民传播了文化科学知识。
  民办文化活跃 农民双手欢迎
  山西省永济市张坊村杜德建农民书屋,创办于1980年,是山西首家农民书屋。20多年来,书屋订阅报刊上百种,购买各种图书近3万册,并且书报编有目录,分类排放,免费向当地村民开放,深受村民欢迎。
  在山西运城,每周五、六、日晚八点,盐湖区东留村的刘远萍都会和同村的63个姐妹们一起,到本村的文化大院跳起自编的扇子舞。“以前忙完了农活,闲下来就不知干啥好了。现在有了个大院,我们能来这儿跳跳舞、听听讲座、看看书,大家都觉得充实多了。”刘远萍说。
  “目前山西省农民自办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农民自办书屋、农民文化大院、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民办剧团。这些农民自办文化扎根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赢得了基层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山西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魏存庆告诉记者。
  统计显示,山西省现有农村文化大院569个,农民书屋498个,农村个体放映队424个,民办剧团341个。
  其中,民办剧团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艺术表演格局,许多剧团不仅演戏曲,还能根据需要兼演歌舞、说唱、小品、曲艺、器乐独奏或合奏等。这些演出在表演上更趋生活化、趣味化,深受农民欢迎。
  各类文化大院为村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长治市长治县保安文化大院,是长治县韩店镇经坊村农民李保安1995年创办的,10多年来,他购置各种乐器和音响设备,办起八音会演出队,经常到乡村为群众演出。2003年,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李保安又在家里搭起了戏台,购置了电影放映机,开展村民自娱自乐的器乐演奏、歌曲、戏曲演唱、歌舞表演、放电影等活动。
  市场适应性强 发展潜力极大
  由于山西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大都以“自我投资、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式组合,因而具有框框少、包袱轻、成本低、渠道广的特点,面对现实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市场适应能力很强。
  山西省的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紧盯市场做文章,哪里需要到哪里,放映费视情况最少50元,最多不超过1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7岁的刘传斌是阳城县电影公司下岗职工,1996年,他成立了家庭个体电影放映队。十年来,他的脚步踏遍了阳城县的山山水水,进学校,住农家,上矿山,下军营,共放映电影3500余场,观看电影的人达100余万人次,收入40余万元。
  在山西省长子县,八音会演出队和铜乐器生产已成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文化产业:这个县有100多支八音会演出队,2000多人参与其中。这些民办文艺演出团体有夫妻队、兄妹队等,多则一二十人,少则三五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卷(2)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2)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题(1)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四)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三)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一)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练习题(32)
福建省2014年公务员《行测》... 福建省2014年公务员《行测》备考练习题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