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灌肠。2、导尿术。3、尿潴留。4、尿失禁。
二、选择题
1、正常成人一昼夜尿量一般约为:
A.800ml左右
B.1500ml左右
C.2500m1左右
D.2800ml左右
E.3500ml左右
2、解除尿潴留的措施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让病人听流水声
B.轻轻按摩下腹部
C.用温水冲洗会阴
D.口服利尿剂
E.行导尿术
3、对尿失禁病人的护理中哪项是错误的:
A.指导病人行盆底肌锻炼
B.女病人可采用橡胶接尿器
C.对长期尿失禁病人可采用一次性导尿术
D.嘱病人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
E.多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4、正常尿比重:
A.1.001~1.002
B.1.022~1.030
C.1.015~1.025
D.1.030~1.035
E.1.040~1.060
5、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人排出的尿液含有烂苹果味:
A.前列腺炎
B.尿道炎
C.膀胱炎
D.糖尿病酸中毒
E.急性肾炎
6、尿潴留病人首次导尿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
A.500m1
B.800ml
C.1000m1
D.1500ml
E.2000ml
7、护理留置导尿的病人,以下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集尿袋需每两天更换一次
B.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
C.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D.需记录每次倾倒的尿量
E.集尿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8、少尿是指24小时排尿量少于:
A.600ml
B.400ml
C.200ml
D.100ml
E.50ml
9、给男病人导尿时,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角是使:
A.耻骨下弯消失,利于尿管的插入
B.耻骨前弯消失,利于尿管的插入
C.膀胱颈肌肉松弛,利于尿管的插入
D.耻骨前弯扩大,利于尿管的插入
E.耻骨下弯扩大,利于尿管的插入
10、胆红素尿呈:
A.酱油色
B.红色或棕色
C.金黄色
D.黄褐色
E.乳白色
[page]
11、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
A.2000ml
B.1800ml
C.1600ml
D.400ml
E.2500ml
12、当患膀胱炎时,病人排出新鲜尿液有:
A.硫化氢味
B.烂苹果味
C.氨臭昧
D.粪臭昧
E.芳香昧
13、成年女性导尿时,导尿管插入长度是:
A.2~3cm
B.4~6cm
C.7~8cm
D.7~9cm
E.9~10cm
14、男性病人导尿,导管插入的深度应为:
A.12~14cm
B.14~16cm
C.16~18cm
D.18~20cm
E.20~22cm
15、正常尿液的pH值是:
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E.弱酸性
16、盆腔内器官手术前行导尿的目的是:
A.测量膀胱容量
B.鉴别有无尿闭
C.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
D.减轻病人痛苦
E.记录尿量、观察肾功能
17、导尿前需要彻底清洁外阴的目的是:
A.防止污染导尿管
B.使患者舒适
C.便于固定导尿管
D.清除并减少会阴部病原微生物
E.防止污染导尿的无菌物品
18、张某,女,38岁,因外伤瘫痪致尿失禁采用留置导尿管,引流通畅,但尿色黄、混浊,医嘱行抗感染治疗,护士在为其护理时应注意:
A.鼓励病人多饮水,并进行膀胱冲洗
B.观察尿量并记录
C.及时更换导尿管
D.经常清洗尿道口
E.指导病人锻炼膀胱充盈和排空
19、杨某,男,46岁,患尿毒症,精神萎靡,下腹不胀满,病人24小时尿量为60ml,请评估病人的排尿状况是:
A.正常
B.尿闭
C.少尿
D.尿量偏少
E.尿潴留
20、当病人下消化道出血时,其粪便是呈:
A.鲜红色
B.暗红色
C.柏油样便
D.陶土色
E.果酱样便
[page]
21、当病人胆道完全阻塞时,因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呈:
A.鲜红色
B.暗红色
C.柏油样便
D.陶土色
E.果酱样便
22、当病人患有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其粪便为:
A.暗红色
B.鲜红色
C.柏油样便
D.陶土色
E.果酱样便
23、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用液量为:
A.500~1000m1
B.200~500m1
C.1000~1500m1
D.250~600m1
E.300~800m1
24、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其灌肠液的温度常为:
A.35~40℃
B.38~43℃
C.40~45℃
D.39~41℃
E.30~40℃
25、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约:
A.50~60cm
B.60~70cm
C.40~60cm
D.45~60cm
E.40~50cm
26、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内约:
A.5~10cm
B.7~10cm
C.15~20cm
D.10~15cm
E.20~25cm
27、肝昏迷的病人禁用何种溶液灌肠:
A.等渗盐水
B.肥皂水
C.等渗冰盐水
D.碳酸氢钠水
E.温开水
28、小量不保留灌肠时,溶液液面与肛门距离在:
A.20cm以下
B.30cm以下
C.40cm以下
D.50cm以下
E.60cm以下
29、小量不保留灌肠时,可采用“1、2、3”溶液,即:
A.50%硫酸镁50ml,甘油60m1,温开水70ml
B.50%硫酸镁40m1,甘油50ml,温开水60ml
C.50%硫酸镁60ml,甘油70ml,温开水80ml
D.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
E.50%硫酸镁30ml,甘油50ml,温开水70ml
30、保留灌肠时,灌入的药量应:
A.不超过100m1
B.不超过300m1
C.不超过200m1
D.不超过250ml
E.不超过350ml
三、简答题:
1、哪些因素会引起便秘?
2、简述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导尿术和留置导尿术?
[page]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的方法,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向肠道内注入药物,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2、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3、尿潴留:是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4、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二、选择题
1、A 2、D 3、C 4、C 5、D 6、C 7、A 8、B 9、B 10、D 11、E 12、C
13、B 14、E 15、E 16、C 17、D 18、A 19、B 20、C 21、D 22、E 23、A
24、D 25、D 26、B 27、B 28、C 29、A 30、C
三、简答题
1、答:某些器质性病变;排便习惯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排便时间或活毒受限制;强烈的情绪反应;各类直肠肛门手术;某些药物不合理的使用;饮食结构不合理饮水量不足;滥用缓泻剂、栓剂、灌肠;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等,均可抑制肠道功能而导至便秘的发生。
2、导尿术常用于下列情况:⑴为尿潴留病人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苦。⑵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及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⑶为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膀胱化疗。
留置导尿术常用于下列情况:⑴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正确记录每小时测量尿此重,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⑵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膀胱空虚状态,避免术中误伤。⑶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切口愈合。⑷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⑸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训练。
上一篇:护理学基础习题 药物疗法
下一篇:护理学基础习题 饮食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