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同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建立的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以中国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的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创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的正统,又树立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北大被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在2011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49位,再次蝉联中国内地高校第1。在2011年9月5日发布的最新英国《QS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6位,蝉联中国大陆高校第1位。201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北大总排名为世界第46名,同样蝉联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世界资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中国高校第1位。西班牙教育部公布的2011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1年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中,北大蝉联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2011年中国大学校友会公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北大蝉联第1位。2011年人大版中国大学排名中,北大再次蝉联第1。另据统计,北大历年录取的各省高考状元以及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金银牌得主人数,均高居全国第一,远多于国内其他所有学校录取人数的总和。
学风:
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校风: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校训:
盛传的校训有两个:一是为人所熟知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二是“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历任校长
1.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2. 许景澄(1900年春—1900年8月)
3.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1月)
4. 张亨嘉(1904年1月—1906年2月)
5. 李家驹(1906年3月—1907年8月)
6. 朱益藩(1907年8月—1908年1月)
7. 刘廷琛(1908年1月—1911年12月)
8. 柯劭愍(1910年12月—1911年12月)
9. 劳乃宣(1911年12月—1912年2月)
10.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11. 章士钊(1912年10月—1912年12月)
12. 何燮侯(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13.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14.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7月)
15.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16. 李煜嬴(1928年6月—1929年1月)
17.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18.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19. 蒋梦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
20.傅斯年 (1945年10月—1946年7月)
21. 胡适 (1946年7月—1948年12月)
22.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23. 马寅初(1951年9月—1960年3月)
24. 陆平 (1957年10月—1966年5月)
25.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26. 张龙翔(1981年6月—1984年3月)
27.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28.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29.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2月)
30. 许智宏(1999年12月—2008年11月)
31. 周其凤(2008年11月—现在)
院系设置
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尤其建立了很有特色的北京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其中包括前沿纳米科技、理论与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医药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目前北京大学的教学单位分为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医学部和跨学科类六大类。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由此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北大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新学祖庭”,这是对北大地位的精确评价。时至今日,北大依然是全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并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前进。
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远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里走出的代代骄子无不都具备“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
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大学,更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北大理科、文科和医科的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全国第一。工科非常有特色,能源与资源工程、石油地质、核科学与技术、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景观设计与建筑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先进技术研究、应用化学、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研究等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32个),理学、医学、工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齐全、分布平衡、协调发展。同时,北大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亦居全国高校之首。北大有着最强的综合学科实力和多元化的校园氛围,最适合人才的成长。只有在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你才可能像其他北大人一样,轻松拥有那种诱人的资质。
北大是中国第一个建立理科的大学,中国第一个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农学、医学等学科专业皆诞生于此,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和最深厚的积淀。按照教育部最新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数目,无论是纯理科还是大理科(包括理工农医),北大均为全国第一。北大的科研总体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校共拥有各类研究所(中心)360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2个,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20个,19个附属和教学医院,上述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北大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北大产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计;锑、铕、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凭借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北大堪称我国科学的圣地。
一流的大学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流的大师。而北大正可谓名师如林,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5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4名,院士总数在国内高校中高居第一。北大还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1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3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博士生导师逾1000人,上述指标均居全国高校第一。全国1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仅有王选院士和徐光宪院士在高校任教,均任职于北大。
北大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全校共拥有2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量居国内高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现为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藏书已达1046万册,并以每年150万册的速度递增。 亚洲第一的北大图书馆
电子图书及期刊藏书已达7亿册,并以每年9000万册的速度递增。北大作为中国教育网华北地区网络中心,校园网以专线连接到每一间宿舍,同时北大也是中国第一所实现校园无线上网的高校,学生可以自由的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北大一贯重视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课程体系周密完备,重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
北大是全国中学生心目中的圣殿,北大辉煌的历史、深厚的底蕴、最强的师资、综合的学科、最好的学术条件以及诱人的毕业去向,一直以来就吸引着全国最优秀的学子报考。北大2009年招生工作成绩喜人,高考状元录取人数雄踞全国高校之首。近10年来北大录取高考状元385位,稳居高校第一位,比第2名到第12名11所高校录取状元人数总和还要多31位。同时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奖牌得主被北大囊括,常年位居各高校之首。北大在各地录取的总平均分,文科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50分,理科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80分,医学部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重点线160余分。同时,每年报考北大研究生的人数及分数线,一直以来为全国高校第一。
北大英才辈出,堪称大师之园。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中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这些北大师长们的杰出成就激励着一代一代的青年学子们奋发图强。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大校友中已有586人当选院士(学部委员),总数雄踞全国高校之首。在23名“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北大校友就达12位。在北大学子中,不仅涌现了李政道、邓稼先、杨振宁、钱三强、于敏、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唐敖庆、裴文中、黄汲清、刘东生等一大批科学巨匠,也出现了冯友兰、徐志摩、茅盾、朱自清、俞平伯、罗常培、顾颉刚、傅斯年、范文澜、冼星海等一大批饮誉海内外的文科大师。尤其值得庆贺的是,截至2008年,1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就有8位获得者是北大校友,人数雄踞全国高校之首,他们是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八位院士。北大人的身影活跃在各行各业之中。聪明的才智、坚实的培养、名牌的声誉、务实的风格……这些无不在为北大人铺就良好的出路。北大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另外,北大学子每年出国的人数和学校的档次都同样高居全国之首,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中国招收的留学生名额,很大部分都投放给北大学子。
北大自创立以来就一直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同时也是国内最具开放性的大学。置身于此,正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现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四千余名留学生在北大求学,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历年来访问北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学术大师、各国元首与政府首脑的人数在国内高校中均居第一。2004年,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师、巴黎高科等国际著名大学负责人访问该校,9位诺贝尔奖得主登上该校讲台,8位外国政要莅临该校发表演讲。目前,北大已与世界上47个国家的221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数目居全国高校之首。
北大校园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 每逢节日,博雅塔会亮起绚烂的灯光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优美典雅的环境内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著名的“一塔湖图”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从沙滩到燕园,从红楼到未名湖,百年北大伴随着风雨而前行。北大人那惊天动地的宏伟业绩与默默沉潜的学术思索,共同汇聚成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与美,凝铸一段梦魂牵绕的不灭的记忆。秉承着这圣地的精神魅力,每一位北大人都深深地知道,于今日之北大与中国,“北大人”这个名字不仅昭示着一种荣耀,更提醒着一种责任。
北京大学网址:http://www.pku.edu.cn/
上一篇:清华大学怎么样、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