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按照以下顺序解决以上三点能力缺陷:
知识缺陷:对照2011高考考试说明上列举的每一个知识点,问自己以下问题:
1,这个知识点概念是什么?围绕它有哪些基本公式?
2,应用这个知识点或者公式有哪些注意点,易错点?
3,这个知识点在高考中常出什么题型?考到的概率大不大?一般出现简单题还是难题?
举个例子:考试说明给出:
2,使用注意点:两点间距离公式往往是根号下面一个二次函数的形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要把直线方程写成一般式。
3,在什么情况下使用?WWw.Kao8.CC
两点间距离公式一般可以根据坐标计算线段长度,可以把根号下一个二次函数的形式看成两点间距离。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般解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圆和直线相交的弦长问题,解决角平分线问题,解决一些对称性问题。
4,这个知识点在高考中一般不单考,也不作为命题的核心思想,仅仅作为工具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
一般同学能独立完成1,好一点的同学能完成到2,一般能自己把3总结出来的,数学都在130+,否则就需要老师或者其他人帮忙总结。4一般只有熟悉高考的老师才能准确清晰地给出。希望所有同学在复习完都能到达3这个地步。这样才能说这个知识点已经掌握了。
解题能力缺陷:通过解题方法的总结和关键条件的解读来完成。
做以下训练:
找到期末考试中不会做的题目,将其方法提炼出来,按照以下问题询问自己:
1)这个方法一般在哪些知识点的考察中会出现?
2)找5道用这个方法解决的题目。
应试能力缺陷:通过限时训练来完成。
即通过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题目的严格时间控制来完成,自己定表,看规定时间内的完成率。
寒假当中着重完成第一部分,即全面整体地梳理知识点,只有像上面所说的每个知识点都了然于胸,才能为下学期的提高突破打下基础。
上一篇:2012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指导
下一篇:2012年高考数学冲刺复习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