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药士考试辅导知识:祛暑剂(方剂学)
12-08
0

1、祛暑剂的适用范围

  凡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祛暑剂。本章方剂,适用于夏月暑热证。但由于暑病多兼表寒、湿邪及气阴两伤,故其治法又应随证而变。若属单感暑邪而病者,治宜祛暑清热;兼表寒者,宜祛暑解表;兼湿邪者,法当清暑利湿;暑多伤气,兼气虚者,又当清暑益气。

2、祛暑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运用祛暑剂,应注意辨别暑病的本证、兼证及主次轻重。暑病病情各异,兼证不同,治法用方差异甚大。

六一散

  【方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滑石六两(180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g) 甘草一两(30g)

  【用法】为细末,每服9~18g。包煎,或温开水调下,日2~3服。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鉴别】

  1.益元散,即本方加辰砂。功用:清心解暑,兼能安神。主治:暑湿证烦渴多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小便不利。

  2.碧玉散,即本方加青黛。功用:清解暑热。主治:暑湿证兼肝胆郁热,目赤咽痛。或口舌生疮。

  3.鸡苏散,即本方加薄荷叶末。功用:疏风解暑。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

  上述三方均能祛暑清热利湿,用治暑湿证。但一兼安神,一兼清肝,一兼解表,各有所长。

清暑益气汤

  【方源】《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5g) 西瓜翠衣(30g) 石斛(15g) 麦冬(9g) 荷梗(15g) 黄连(3g) 知母(6g) 竹叶(6g)甘草(3g) 粳米(1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2年中药士考试辅导知识:... 2012年中药士考试辅导知识:清脏腑热(方剂学)
2016年初级中药士考试复习笔... 2016年初级中药士考试复习笔记:二仙汤功用
2016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笔... 2016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笔记:清热泻火药石膏
2016年初级中药士考试复习笔... 2016年初级中药士考试复习笔记:痰迷心窍证
2016年初级中药士考试复习笔... 2016年初级中药士考试复习笔记:肾主纳气
2012年中药士考试辅导知识:... 2012年中药士考试辅导知识:清虚热
2016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笔... 2016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笔记:六曲用量与用法
2016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笔... 2016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笔记:栓剂特点及作用机理
2016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笔... 2016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复习笔记:合欢皮临床应用
2016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复习笔... 2016年主管中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芜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