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团体与团队概述
02-09
0
第七章 团体行为与管理

  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非常的重要地位。从题型来讲主要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在内的所有题型。

第一节 团体与团队概述

  一、什么是团体、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

  1、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2、团体的特征

  ①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②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③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个群体”的感受。

  3、由个体构成团体并维持团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①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这些目标能被团体成员清晰地意识到,并且由团体成员合作来实现;

  ②为了实现团体目标,团体必须有共同遵守的规范和规则;

  ③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每个成员都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也意识到成员之间有互动作用、相互依存、有感情联系;

  ④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⑤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等。

  「例题」二人或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是( )

  A.团体 B.集体

  C.组织 D.工作团队

  答案:A.集体:有组织机构和领导人,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组织:有明确的组织结构。

  ★4、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

  美国学者罗宾斯将团体区分为工作团体(work group)和工作团队(work team)。

  工作团体:通过成员相互作用,来共享信息作出决策,帮助每个成员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其绩效仅仅是每个成员个人贡献的总和。比如田径队。

  工作团队:通过成员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调作用,其团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使团队绩效水平大于个体成员成绩的总和,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足球队。

  可见,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有明显的区别:

  ①两者在目标上,工作团体是信息共享强调个人目标,工作团队强调团体绩效与团体目标;

  ②在相互协调性上,工作团体较差,工作团队高度协调;

  ③在责任上,工作团体强调个体化责任,工作团队有个体化与团队两种责任;

  ④在技能上,工作团体是随机与不同的,工作团队是相互补充的技能,在工作团队中有任务分工。

  团队经历阶段包括:初步形成(理解目标,开发实施过程)、震荡阶段(矛盾逐渐显现)、规范阶段(分享信息,接受不同选择、积极进行一些需要妥协的决策)、运行阶段(熟练并有效地达到目标)、休整阶段(工作行为结束后的休整期)。

  二、团体的种类

  (1)要正确认识非正式团体。(2)要合理利用非正式团体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3)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团体,要区别对待。

  (二)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实际团体是实际存在的、团体成员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团体。假设团体也叫“统计团体”、“样本团体”,是为了进行某项研究而划分出来的个体彼此没有实际接触的团体。如年龄团体、性别团体。

  (三)固定性团体和临时性团体

  固定性团体是长期存在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组织形态。临时性团体是指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形成的团体,任务一旦完成,活动宣告结束,团体自行解散。临时性团体可能是正是团体,也可能是非正式团体。

  「例题」科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均属于团体分类中的( )

  A.实属团体 B.参照团体

  C.假设团体 D.实际团体

  答案:D

  (四)工作团队的类型:

  1、问题解决团队;2、自我管理团队;3、交叉功能团队;4、虚拟团队

  三、团体的功能

  (一)团体对组织的作用

  团体是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其有利于团体与组织的决策,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这是团体对组织来说最重要的功能。体现为:①分工合作,目标分解;②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③在各部门之间起联络作用。

  (二)团体对个体的作用

  (1)满足成员的安全需要:;

  (2)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

  (3)满足成员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增强成员的信心和力量。

  (三)团体影响的社会效应

  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受到整个团体及其他成员的影响,不同于其在单独情况下的行为方式。

  1、社会助长效应

  社会助长效应是指由于团体其他成员在场,消除了单调情境,激发了工作动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社会标准化倾向

  人们在单独情境下个体差异大,而在团体中,由于有行为的常模和团体规范的制约和影响,个体行为差异明显变小,使大家对事物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对工作有一定标准。这种团体成员的行为趋向同一标准的倾向,成为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社会顾虑倾向也称社会干扰现象,指个体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的现象。

  4、社会惰化现象

  社会惰化现象指,与一个人单独工作相比,当人们作为团体的一个成员工作时,其工作动机、努力水平、个人责任与工作绩效有可能下降的趋势。这也是责任扩散的原因所致。

  5、极化现象与责任扩散效应

  极化现象指,与个人单独决策相比,团体决策可能会出现更加冒险与更加保守的倾向。原因有多种,最主要是责任扩散,把自己应负的责任分散给其他成员所致。

  6、从众行为

  个体在团队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促使其行为与团体行为相一致的现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2013年自考《学校心理学》第... 2013年自考《学校心理学》第五、六章复习资料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2013年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 2013年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第三章复习资料:学校心理辅导老师
2013年自考《学校心理学》第... 2013年自考《学校心理学》第一、二章复习资料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古典管理理论
201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 201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导二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管理概念、特点、特征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
2013年全国自考《外国文学史... 2013年全国自考《外国文学史》笔记串讲:托马斯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