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设备监理师投资控制辅导 第二十六讲 投资控制的实用方法(2)
07-27
0
【网络综合 - 设备监理师指南】:
第二节 设备价格评估
  一、设备价格评估基础
  (一)设备价格类型
  一般地讲,任何资产的价格(价值)都可以有成本价格、市场价格、收益价格和清算价格四种。作为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也不例外。在估价理论中,前三种价格又分别确指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和收益现值。
  所谓重置成本,是指根据评估时点当时的条件,按功能重置相同状况的资产并使资产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重置成本的构成与历史成本一样,包括从设备投入购建开始到评估时所发生的全部必要合理支出。
  所谓现行市价,是指资产在公平市场上的售卖价格。这里,设备的价格直接取决于市场,而不像重置成本那样依赖设备成本耗费的数据。当然,同任何其他有形资产一样,设备的市场价格也是由其基础价格,即成本价格决定的,但相对于成本价格又更多地受到资产的适用性、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反映市场对其价格水平的接受程度。
  所谓收益现值,是指根据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获利能力的大小,按照“以利索本”的思路,用适当的折现率将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折成的现值。
  所谓清算价格,是指资产在非正常市场上的拍卖价格。虽然它也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
  的,但由于拍卖时一般存在时间的限制和买主的限制,清算价格往往低于现行市价。
  例10、所谓清算价格,是指资产在非正常市场上的拍卖价格。虽然它也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但由于拍卖时一般存在时间的限制和买主的限制,清算价格往往(  )。
  A.低于收益现值
  B.高于现行市价
  C.低于现行市价
  D.高于重置成本
  【答案】C
  分析:所谓清算价格,是指资产在非正常市场上的拍卖价格。虽然它也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但由于拍卖时一般存在时间的限制和买主的限制,清算价格往往低于现行市价。
  (二)设备价格评估方法
  按照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设备的价格评估有三种方法(更确切地说,是三种途径),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
  成本法是指按被评估设备现时的完全重置成本(重置全价)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设备价值的方法。
  市场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设备与最近售出的类似设备的异同,对类似设备的成交价格
  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设备价格的方法。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设备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来确定被评估设备价格的方法。
  实际上,设备的收益并不容易单独估测(因为人们经常看到的所谓收益都是企业的收益或者说设备产品的收益,而这些收益是通过设备、原材料、人工、组织等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实现的),用收益法评估设备的价格往往十分困难。因此,成本法和市场法就成为设备价格评估的主要方法。
  设备价格评估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全面考虑影响不同阶段设备价格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只是套用公式计算得出结果那样简单。
  二、设备成本法评估
  (一)设备成本法评估原理
  按照成本途径评估的思路,基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设备成本评估价格=重置全价—各项损耗=重置全价—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贬值
  1.重置全价
  重置全价是指按照评估时点当时的条件,按功能重新购置(建)全新资产所耗费的成本。它一般有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形式。
  复原重置成本是指运用与被评估设备相同的材料、建造标准、工艺流程、设计和技术,按评估时点的价格水平复原购建全新设备所需的成本;
  更新重置成本是指利用新型材料,采用评估时的设计、建造标准、工艺流程,以评估时的价格水平表示的全新设备的购建成本。
  一般地,设备的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在数值上是不同的,后者往往小于前者。评估时如果同时可以获得两种重置成本的数据,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作为评估依据(这时假设投资者都是有理性的)。
  对于已投入使用的设备来说,其重置全价应该包括从设备购建开始到投入使用为止所发
  生的一切必要合理支出。就其构成项目来说,主要包括设备自身的购建价格、采购与储运费及安装调试费三大项。
  (1)国产设备重置全价的确定方法
  重置全价的确定一般可以采用询价法、历史成本调整法、功能价值法和重置核算法等。
  1)询价法
  它是指评估人员通过向生产厂家、销售部门、设备购买者咨询或查阅产品价格目录等途径获得设备重置价格的方法。它是评估设备重置全价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询价法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设备的复原重置成本,也可能是设备的更新重置成本。
  2)功能价值法
  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设备的功能确定重置价格的方法。根据设备功能与价值之间关系

[page]系的不同,功能价值法可以有多种形式。在评估实务中,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功能成本系数法和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功能成本系数法假设设备的成本(价格)与其功能(生产能力)成线性正比例关系。设备的生产能力越大,成本(价格)越高(采用这种方法评估的首要工作是确认设备的价格与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评估时,一种方法是,评估人员首先寻找一台(套)与被评估设备相同或相似的设备作为参照物。如果已知其在评估时点的生产能力和价格以及被评估设备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待估设备的重置价格:
  被评估设备的重置价格=参照设备的重置价格X被评估设备的生产能力/参照设备的生产能力
  另一种方法是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同类设备,根据其成本和功能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该类设备的设备的成本(价格)与功能之间线性正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再根据待评估设备的功能情况确定其重置价格。
  例如,可以假设它们具有下列关系:
  y=a+bx
  式中:
  y——设备的重置价格;
  x——设备的功能数据;
  b——功能成本系数,它表示设备的功能(生产能力)每提高一单位,其重置价格提高的数额;
  a——回归常数。
  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假设设备的成本(价格)与其功能(生产能力)之间成指数关系,而不
  是线性关系。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比较普遍,即设备的价格与功能之间是同方向变化,但不是同比例变化。如果设备的功能提高一倍,价格虽也会相应提高,但一般不会提高一倍。同功能成本系数法一样,应用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也需要借助参照物的数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被评估设备的重置价格=参照设备的重置价格X被评估设备的生产能力/参照设备的生产能力
  式中的n即为规模经济效益指数,取值范围为0.4-1,具体数值因行业、资产类型不同而不同,在设备估价中这一数据一般在0.6-0.7。
  规模经济指数是一个经验数据,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设备进行测算。评估某一设备
  时,在该类设备中选取两个典型设备A和B,然后根据公式
  设备A的价格/设备B的价格=(设备A的生产能力/设备B的生产能力)n
  求得
  n=1n(设备A的价格/设备B的价格)/ 1n(设备A的生产能力/设备B的生产能力)
  在实际的设备评估中,也可以查阅有关参数手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指数值。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功能成本法的评估结果是一种(部分)更新重置成
  本(考虑了生产能力因素,但未考虑原材料消耗等因素)。
  3)历史成本调整法
  这是指根据评估时点的价格水平对设备的历史成本进行调整,获得其重置价格的方法。由于这一方法仅考虑价格的变动因素,因而评估结果一般是复原重置成本。
  具体地,历史成本调整法又可分为物价指数法和精测点统计分析法。
  物价指数法,即利用评估时点的物价指数对设备的历史成本进行调整,其计算公式如下:
  设备重置价格=设备历史成本X设备评估时的物价指数/设备购建时的物价指数=设备历史成本X (1+设备物价变动指数)
  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可靠,评估时采用的物价指数应该是设备的个别物价指数或分类物价指数,而不应该是综合物价指数。
  精测点统计分析法(点面推算法)是指对某一类设备按照统计规律选择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被评估设备(精测点),采用询价法、功能价值法、重置核算法等精确测算其重置价格,用测算得到的重置价格与这些设备(精测点)的历史成本对比,获得该类设备的物价变动情况信息(一般个别是物价指数),再根据这一结果对该种其他待评估设备的历史成本进行调整,获得重置价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的重置价格=设备历史成本X∑精测点的重置价格/∑精测点的历史成本
  可见,精测点法实际上就是由评估人员根据精测点的数据自行计算设备的物价变动指数。
  4)重置核算法
  它是指按设备成本的构成,视同被评估设备现时重新建造,按照料、工、费各成本费用要素的消耗量和现行价格,核算其重置成本的方法。
  重置核算法既可用于复原重置成本的评估,也可用于更新重置成本的评估。
  当设备原建造时的核算资料比较齐全、消耗量核算准确时,只要将料、工、费的价格或费用标准调整到评估时点的水平就可以求得复原重置价格。当出现较大的技术变革,被评估设备同类功能的设备已经停止生产,又缺少原建造的完整的核算资料时,就可以通过模拟重置,按照评估时点现行技术条件下的设计、材料、工艺、标准、价格和费用水平进行核算,求得更新重置成本。两种算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设备重置价格=∑(原建造的合


[page]理要素消耗量X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
  设备重置价格=∑(按现行条件更新替代后的消耗量X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
  有时为了操作简便,人们将设备的重置价格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分别评估,然后再将二者加总。所谓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构成设备成本支出的部分。间接成本是指为建造设备而发生的管理费、设计费等。实际工作中,间接成本可以以人工成本、直接成本或工作量等作为基数,乘一个取费比率求得。三种算法的公式如下:
  间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X成本分配率
  间接成本=直接成本X间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率
  间接成本=工作量(工日或工时)X单位工作量(工日或工时)间接成本分配率
  (2)进口设备重置价格的评估
  进口设备重置价格的评估在思路上与国产设备重置价格的评估没有太大差别,询价法也是评估进口设备重置价格最直接的方法。由于进口设备的生产厂家在国外,虽然直接向设备生产厂家询价应该是最准确的,但这样做对评估人员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使得进口设备重置价格的评估较国产设备复杂。
  进口设备重置价格的构成中应该包括被评估设备现行国际市场的离岸价格(FOB)、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进口关税、增值税、银行及其他手续费、国内采购与储运费、安装调试费等。如果无法查询设备离岸价格,也可以直接采用设备的到岸价格(CIF)。在具体计算时,可参考以下两式计算:
  进口设备重置价格=(FOB价格+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X现行外汇汇率+进口关税+增值税+银行及其他手续费+国内采购与储运费+安装调试费+其他必要合理费用
  进口设备重置价格=CIF价格X现行外汇汇率+进口关税+增值税+银行及其他手续费+国内采购与储运费+安装调试费+其他必要合理费用
  如果设备的离岸价格和到岸价格都无法查询,可以国外替代设备的现行FOB价格或CIF
  价格作为参照,采用功能价值法调整获得被评估进口设备的重置价格。如国外替代设备的现
  行FOB价格或CIF价格也无法获得,可按国内替代设备的重置价格调整、推算被评估进口设备的重置价格。
  如果询价法、替代设备价格调整法都无法使用,也可以采用所谓的历史成本调整法。但如前所述,由于历史成本调整法的评估结果是一种复原重置成本,因此该方法不适宜技术更新较快的进口设备重置价格的确定。另外,使用物价指数调整法时,价格变动指数的选取也是一个敏感问题。严格地讲,进口设备购价的调整应采用设备生产国的该类设备的个别(或分类)物价指数;而重置价格中的税费部分可直接按照评估时点的水平测算;进口配套部分(如国内采购与储运费和安装调试费等)的价格变动情况则可根据国内有关时期的数据测算获得。评估公式如下:
  进口设备重置价格=设备历史成本中支付外汇部分的价值/进口时的外汇汇率X进口设备生产国同类设备价格指数X评估时点外汇汇率X(1+现行关税税率)X(1+评估时点的其他税费率)+进口设备历史成本中支付人民币部分的价值X国内同类设备该类费用价格指数
  2.实体性损耗
  实体性损耗是指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给设备造成的贬值。在实际评估中,它通常通
  过以下公式来估算:
  实体性损耗=重置全价X实体损耗率=重置全价X(1—实体成新率)
 这样就将实体性损耗的评估转化为实体成新率的确定,使问题得到了简化。设备的实体
  成新率可以采用观察法确定(即由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评估人员对设备实体的各主要
  部位进行技术鉴定,分析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磨损、维护、修理、改造等情况综合确定),也可以采用公式,用年限法和修复费用法计算:
  设备实体成新率=设备尚可使用年限/(设备已使用年限+设备尚可使用年限)
  设备实体成新率=1-设备修复费用/设备的重置全价
  3.功能性损耗
  功能性损耗是指由于被评估设备的技术、功能相对落后(与评估时广泛使用的技术、功能更为先进的同类标准设备相比)造成的贬值。可以看出,设备的功能性损耗属于无形损耗的范畴,但并不是设备无形损耗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即由于技术进步而出现了新的、性能更优的设备,致使原有设备功能相对落后形成的贬值。设备无形损耗的另一方面——价值损耗(技术进步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生产相同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形成的贬值),由于在确定设备重置全价时已得到反映,故未在这部分体现。设备的功能性损耗可具体表现为设备本身设计生产能力不足,或者是在完成相同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在原材料、动力、人力等方面的消耗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产品的质量不高、废品率高等。所有这些都可以量化为被评估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与普遍采用的同类标准设备相比)。相


[page]应地,设备的功能性损耗就可以通过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将其在尚可使用年限内的年净超额运营成本折现而得,具体公式见式如下:
  n
  设备功能性损耗=∑被评估设备第t年净超额运营成本/(1+r)t
  t=1
  式中,n和厂分别为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和折现率;年净超额运营成本是年超额运营成本扣除所得税后的余额。
  4.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资产的贬值。不论是哪种形式的不利影响,设备的经济性贬值最终都可以表现为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下降,收益额减少。
  在实际评估工作中,设备的功能性损耗和经济性贬值有时是需要并可以单独估测的,有时则不需要或不可以单独估测。一是取决于估测的条件是否具备,二是取决于在设备重置全价和成新率的测算中已经考虑了哪些因素,评估中应注意避免重评或漏评贬值因素。另外,一旦出现由于给设备带来经济性贬值的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就不会仅仅影响某一台(套)或某几台(套)设备,而通常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影响,造成企业收益的减少。所以在实际评估中,对单台(套)设备的经济性贬值进行评估是很少见的,它一般都是在企业评估时作为企业商誉的扣减因素来反映,但这并不否认设备中经济性贬值的存在。
  (二)设备成本法评估案例(见书p138)
  三、设备市场价格评估
  (一)设备市场法评估基础
  按市场途径的评估思路,基本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设备市场评估价格=参照设备的正常交易价格X(1+调整率)=参照设备的正常交易价格+调整值
  下面介绍采用市场法评估设备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1.明确鉴定被评估对象
  被评估对像包括设备的类型、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性能、技术状态、尚可使用年限等。
  2.坚持可比性原则,选择参照物
  可比性因素包括设备的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制造质量、设备的附件和配件情况、性能、技术状况、实际使用状况以及设备交易的目的和成交方式、成交时间、交易时的市场状况等。由于参照设备的情况作为评估调整的基础对确定被评估设备价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参照设备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①参照设备与被评估设备属于同一类设备,且交易情况相同(相似);
  ②参照设备的交易应属于正常交易或可以修正为正常交易;
  ③参照设备的个别因素(功能、技术、质量等)与被评估设备应基本相同;
  ④参照设备应尽量选择近期发生交易的案例。
  3.选择适当的比较因素、计量单位和调整方法,估测比准价值
  设备市场价格评估中应考虑的比较因素一般包括:设备生产能力的大小,技术性能和工艺水平的高低,使用时间及磨损程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水平,市场条件,交易时间、动机等。
  根据确定的比较因素和计量单位,评估人员可以进一步分析被评估设备与参照物之间差异的形式、原因和影响程度,并量化为调整值(率),修正得到初步的评估值(比准价值)。
  4.确定评估结果
  由于评估时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止一个,以不同参照设备的交易价格作为基数,经过调整就会得到若干个不同的初步评估值,但设备评估的结果应是唯一的,这就需要评估人员对每个初步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给出最终的评估结论。
  (二)设备的市场法评估案例(见书p141)


[page][ 结 束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 2011年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管理》历年真题(图片版)
2009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 2009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历年真题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真题...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真题详解:安全评价
2009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 2009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 2011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案例分析》历年真题及答案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真题...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真题详解: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真题... 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知识》真题详解:安全生产监管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