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患者男,36岁,三个月前因外伤一上前牙脱落。口腔检查:左上1缺失,间隙正常,牙槽嵴无明显吸收。右上1缺失,间隙正常,牙槽嵴无明显吸收。右上1牙冠1/2缺损,已露髓,探稍敏感,叩诊阴性,无松动。左上前牙牙龈轻度红肿,易出血,可见菌斑及牙石。余牙未见异常。下列关于左上2金瓷冠牙体预备的要求正确的是【A】。
A 切端磨除2mm
B 唇侧磨除1mm
C 唇侧龈边缘放龈上
D 唇侧龈边缘位于龈沟底
E 牙体预备分次磨除
2 决定基牙观测线位置的是【E】。
www.Kao8.CC
A 牙长轴
B 外形高点线
C 导线
D 支点线
E 就位道
3 患者右下6缺失三个月,要求固定修复。为抵抗桥体受力产生的屈矩作用所导致的脱位,固位体增加的辅助固位沟应位于【A】。
A 基牙郏舌侧
B 基牙近远中侧
C 基牙邻颊轴线角
D 基牙邻舌轴线角
E 以上都不是
4 在相同条件下,如果固定桥桥体的厚度减半,则其挠曲变形量变为【D】。
A 增加至原来的2倍
B 增加至原来的4倍
C 增加至原来的6倍
D 增加至原来的8倍
E 增加至原来的9倍
5 患者右下6缺失三个月,要求固定修复。如果可以固定桥修复,以下基牙数目确定的影响因素中不正确的是【E】。
A 患者咀嚼习惯
B 邻牙牙槽骨情况
C 邻牙牙周膜情况
D 咬合情况
E 以上都不是
6 义齿制作过程中,填胶后热处理升温过快会导致【E】。
A 基托变形
B 人工牙变形
C 模型变形
D 基托塑料聚合不充分
E 基托内形成气泡
7 固定桥最重要的支持基础是【A】。
A 牙周膜
B 牙槽骨
C 牙龈
D 结合上皮
E 粘膜
8 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B】。
A 联合卡环有防止食物嵌塞作用
B 延伸卡环的卡臂在临近缺隙的基牙上位于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C RPI卡环可减小基牙的扭力
D 孤立磨牙上的圈形卡环的卡臂尖向近中
E 对半卡环有两面三刀个合支托
9 肯氏第三类缺失者,为了加大缺隙过中基牙的远中倒凹,以便设计Ⅰ型卡环,需将模型【E】。
A 平放
B 向左倾斜
C 向右倾斜
D 向前倾斜
E 向后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