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社会工作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1603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
B.社区工作方法在发展之初就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团体
C.“慈善训练”学校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历史
D.玛丽.里士满在《社会诊断》中反映了社会工作“预防”问题的倾向
【答案解析】A项时间错误,应是l601年;B项社区工作方法在发展之初是一种服务于个案工作的间接方法;D项《社会诊断》中反映了社会工作治疗的倾向。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对于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关键事件和人物考生要熟记。
2.【A】可作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A.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
B.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
C.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
D.晏阳初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答案解析】B、C项是代表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D项是我国知识分子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的关键事件,考生可对关键事件和人物进行系统整理。
3.梁某因为家庭关系破裂而导致精神崩溃,社会工作者对她进行了多次辅导,最终使梁某恢复正常。这个过程体现了社会工作具有【B】的目标。
A.促进发展
B.解救危难
C.缓解困难
D.恢复健康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的目标有服务对象层面和社会层面,对于服务对象主要是解救危难、缓解困难和促进发展。对于因为个人原因而使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和基本生活能力削弱的,社会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他们走出生命危机。题中梁某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精神崩溃,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体现了解救危难的目标。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的目标,教材中目标的层次和适用情况考生要深度理解,重点掌握。
4.下列案例中,最能成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是【D】。
A.单亲母亲爱平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约好首次会谈时间,可爱平一直没有出现,社会工作者根据登记地址去寻找也没有找到爱平
B.启华最近下岗在家,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此情况,想为他提供帮助,启华婉言拒绝
C.张老为自己的家庭矛盾而苦恼不堪,经张老邻居介绍,社会工作者想为张老一家提供服务,而张老说这是自己的家事
D.大学生小孙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社会工作者经过和他交谈,了解到他现在非常自卑,急需社会工作者为他提供帮助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可分为由于自己主动求助而形成的,和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主动帮助而形成的。一个人(群体)愿意接受服务或帮助,就变成了服务对象。A项单亲母亲爱平主动求助,可工作者还没有和她进行会谈就再也无法找到她,所以爱平不能成为服务对象。B项社会工作者想主动帮助启华,可是遭到拒绝。启华也不能成为服务对象。C、项张老以“家事”为由拒绝了社会工作者帮助的意图,也不能成为服务对象。D项小孙主动前来求助,并且在首次交谈中流露出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意愿。所以小孙能成为服务对象。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基本要素中的服务对象,考生不仅要掌握服务对象的含义,还要掌握能够成为服务对象的条件。
5.张先生和黄女士经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吵,社会工作者在会谈中,让他们各自诉说自己的教育观点,在倾听中,双方逐渐理解了对方的观点。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B】。
A.支持者wWW.KAo8.Cc
B.关系协调者
C.资源筹措者
D.倡导者
【答案解析】在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承担起缓解和处理矛盾的任务,并通过服务对象各自倾诉促进冲突双方的互相理解和沟通,因此社会工作者扮演的是关系协调者的角色。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考生要掌握在对服务对象进行直接服务时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四种基本角色,即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和关系协调者。
6.高三学生小刚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想要自杀,幸亏被学校社会工作者发现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社会工作者发现,在高三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学习压力过大的心理,所以社会工作者向当地教育局建议适当减轻高三学生学业负担。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C】。
A.管理者
B.资源筹措者
C.政策影响者
D.研究者
【答案解析】在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了某一问题具有普遍性并且向有关单位提出建议,因此社会工作者扮演的是政策影响者的角色。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者的间接角色。考生要掌握在对服务对象进行间接服务时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四种基本角色,即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和研究者。
7.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D】。
A.促进社会公正
B.促进发展
C.助人自助
D.解决社会问题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是因为社会上存在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出现的,所以解决社会问题就成为了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进行考查。
8.在社会工作方法发展的过程中,【B】方法是最先被接受的。
A.小组工作
B.个案工作
C.社区工作
D.社会行政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方法被接受的顺序按时间发展依次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发展历史方面的考查。考生要熟记各个方法发展的时间、关键事件。
9.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C】是社会工作者支持者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A.同感
B.物质帮助和精神帮助
C.授权和增能
D.专注倾听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映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该尽量创造条件使其能够自立或自我发展。所以,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是社会工作者支持者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社会工作者支持者角色的考查。考生要理解支持者角色的内容。
10.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儿童服务逐渐把【A】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A.儿童发展
B.儿童权益
C.儿童成长
D.儿童需求
【答案解析】按照《联合国儿童保护公约》的规定,要使儿童免于饥饿和威胁,要从儿童权益、儿童成长和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有关儿童的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儿童服务逐渐把儿童发展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儿童及青少年服务的考查。考生要理解此部分的内容。[page]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包括【ABDE】。
A.服务对象
B.社会工作者
C.助人观念
D.助人活动
E.专业方法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是理解社会工作的最重要的知识内容,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和专业方法。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只有掌握了五大基本要素,才能对社会工作的知识深入理解。
2.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ABCD】。
A.心理学知识
B.政策知识
C.教育学知识
D.技术知识
E.科学知识
【答案解析】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的目的,就需要具备政策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学科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中,学科知识又涉及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考生对于此知识点牢记。
3.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BD】、【】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A.规模庞大
B.素质优良
C.专业水准
D.结构合理
E.服务社会
【答案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考生要深入领会教材中有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段话。
4.社会工作者小王初到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督导建议他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人际沟通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并且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督导的建议体现了专业服务对于社会工作者【CE】的能力要求。
A.心理素质
B.文化能力
C.技术能力
D.评估能力
E.继续学习能力
【答案解析】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体现了技术能力的要求,而不断积累经验和扩充知识面体现了继续学习能力的要求。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四种能力要求考生要牢记。
5.下列关于社会工作领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
A.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
B.妇女社会服务主要针对的是成年和老年女性
C.康复服务是针对残障人士而开展的福利服务
D.医疗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患病者有效连接医疗资源
E.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可以把儿童发展纳入到工作范围中
【答案解析】A项错误。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B项错误。妇女社会服务包括所有女性,从女童到成年和老年女性。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考生要熟记各个服务领域的服务对象及主要问题。
6.社会工作作为助人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CDE】。
A.思想开导
B.团体辅导
C.适当的赞扬
D.精神鼓励
E.物质帮助
【答案解析】助人活动采用多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助人目标,这些活动形式包括思想开导、搀扶身体、适当的赞扬、精神鼓励、物质帮助等。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社会工作基本要素之助人活动的考查。考生要熟记助人活动的概念、过程和形式。
7.一般来说,社会工作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BCDE】
A.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B.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C.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D.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E.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者在我国作为专业的助人者,主要有以下特征: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社会工作者一般特征的考查。考生要熟记四大特征,并能根据四大特征识别社会工作者与其他助人者。
8.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包括【ABC】
A.促进发展
B.解救危难
C.缓解困难
D.恢复健康
E.助人自助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包括促进发展、解救危难、缓解困难。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只有掌握了这些目标,才能对社会工作的知识深入理解。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对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给予必要的帮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B.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一般是长远性的问题
C.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中”
D.服务对象的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E.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主要是提供具体帮助
【答案解析】对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给予必要的帮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工作就是通过上述服务来恢复和促进困难群体、有需要群体的生活。所以A项正确。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一般是面对眼前的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工作目标。但是,社会工作者并不仅仅提供简单服务,而是把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作为工作目标。所以,BE项都是错误的。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就是社会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王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这作为重要考点,考生应熟记并深入理解。
10.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和一般行政管理不同之处在于【ABDE】
A.行政管理倾向于用行政力量解决问题
B.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C.行政管理的直接目标是维持管理机构稳定
D.社会工作要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E.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社会工作要通过改变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和一般行政管理不同之处在于:行政管理倾向于用行政力量解决问题,直接目标是维持社会稳定;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土,社会工作要通过改变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工作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发挥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和一般行政管理的不同,考生对于此知识点要牢记。
11.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包括【 BCDE】。
A.凭借助人自助的理念进行专业实践
B.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C.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D.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E.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答案解析】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包括凭借助人自助的理念进行专业实践、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从事社会福利服务、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考生要深入领会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