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3、关于股票和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可以向公司退股,但不能从企业抽走投资
B.股票持有者有权参加股份公司利润的分配
C.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按照股票的票面额从股份公司利润中分得的收入
D.股息实质上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5、将一个企业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总额合计起来,除以该企业的预付资本总额,其结果为该企业( )
A.预付固定资本一年中的周转次数
B.预付流动资本一年中的周转次数
C.预付总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
D.预付可变资本一年中的周转次数
6、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 )
A.思想斗争和说理斗争
B.先进思想战胜落后思想
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7、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
A.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8、其他各种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的基础是( )
A.生产价格
B.平均利润
C.生产成本
D.利润
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工人阶级民主
B.工农阶级民主
C.少数人的民主
D.人民当家作主
10、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1、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 )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12、 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资本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而在数量上并无变化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3、 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
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C.提高剩余价值率
D.提高资本积累率
14、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 )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15、 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page]
16、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B.在全世界范围建立资本主义
C.最终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17、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18、 技术社会形态是指( )
A.根据生产关系性质划分的社会形态
B.根据政治制度性质划分的社会形态
C.根据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划分的社会形态
D.根据人的发展状况划分的社会形态
19、 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20、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
A.c+v+m
B.c+v
C.c+m
D.v+m
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2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
A.一般都是无偿的
B.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C.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
D.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
23、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商业资本
24、 生产价格形成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生产价格规律
C.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D.平均利润规律
25、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两大部类比例关系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D.剩余价值的实现
26、 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 )
A.理论
B.试验
C.实践
D.思想
27、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28、 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
A.不会有根本变化
B.会不断扩大
C.会不断缩小
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
29、 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 )
A.水中捞月
B.以砖磨镜
C.水滴石穿
D.心想事成
30、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page]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具有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
D.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32、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3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共产主义理论
34、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35、 下列关于资本周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
B.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
C.固定资本价值要经过多次生产和销售过程才能周转回来
D.流动资本价值经过一次生产和销售过程即可周转回来
36、 下列各项说明或体现时间一维性的有( )
A.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7、 资本生产时间包括( )
A.劳动时问
B.自然力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时间
C.停工时间
D.非劳动时间
38、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
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
C.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学说广泛传播
39、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变化的问题
C.世界的变化发展是否有规律性的问题
D.世界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
40、 下列选项中,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4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哪几部分?
43、 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44、 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45、 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试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47、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