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预测试卷二
01-09
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的优劣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风气的好坏
D.人口增长的快慢

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3、划分阶级的惟一标准是(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

4、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  )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保持党的群众性
D.保持党的先锋队性

5、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A.商业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输出

6、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同
C.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7、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民主政治与法治理念的关系问题

8、意识的本质是(  )
A.各种感觉的综合
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绝对精神”的体现

9、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10、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空想社会主义
11、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
A.社会规律具有自觉性,自然规律具有盲目性
B.社会规律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D.社会规律是不稳定的,自然规律是稳定不变的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A.按资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平均分配
13、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说法:(  )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C.都是诡辩论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14、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5、 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page]

16、 议会共和制国家的总统是(  )
A.虚位元首
B.实位元首
C.政府首脑
D.最高领袖

17、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
A.历史决定论
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
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没有客观规律的
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状况都是必然的

18、 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
A.变化
B.运动
C.发展
D.前进

19、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20、 阶级首先是一个(  )
A.政治范畴
B.经济范畴
C.思想范畴
D.法律范畴
21、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22、 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23、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
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4、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
A.实现经济增长
B.促进充分就业
C.实现外贸平衡
D.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5、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经济危机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26、 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
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27、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  )
A.农民插秧种稻
B.医生诊病开药
C.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D.科学家做物理实验

28、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29、 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
A.运输设备
B.动力系统
C.传动装置
D.生产工具

30、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page]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货膨胀(  )
A.是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的结果
B.是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流通造成的必然结果
C.会导致物价上涨
D.会导致纸币增值

3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有(  )
A.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
C.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
D.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

33、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34、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改革性质和特点的有(  )
A.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的
B.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有序地进行的
C.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5、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
A.两大部类的平衡
B.总供需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36、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工作中教条主义的错误
D.工作中经验主义的错误

37、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8、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有(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D.提高个人的马克思主义修养

40、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的特点的有(  )
A.实践具有思想性,是思维范围内的活动
B.实践具有客观性,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

42、 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43、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4、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5、 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47、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4年4月自学考试《高等数... 2014年4月自学考试《高等数学(一)》习题精选三
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 2014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题及答案一
2014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 2014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点预测习题一
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 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仿真模拟题及答案三
2014年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 2014年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临考押密试卷一
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 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真模拟试卷一
2014年自学考试《英语(二)... 2014年自学考试《英语(二)》预测试卷一
2014年4月自学考试《高等数... 2014年4月自学考试《高等数学(一)》习题精选一
2014年4月自考《概率论与数... 2014年4月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命题预测试卷五
2014年4月自学考试《高等数... 2014年4月自学考试《高等数学(一)》习题精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