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_犯罪的分类
08-04
0

公务员考试_《行测》常识判断_犯罪的分类

  一、理论分类:

  (一)重罪与轻罪:以法定刑为标准,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为重罪。(二)自然犯(刑事犯)与法定犯(行政犯):以明显违反伦理道德为标准。(三)隔隙犯与非隔隙犯:1、隔隙犯:是指在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时间的、场所的间隔的犯罪。(隔时犯、隔地犯)。2、非隔隙犯:是指在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没有时间的、场所的犯罪。但与即成犯不是等同概念。

  二、法定分类:

  (一)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国事犯罪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即第一章。

  (二)身分犯与非身分犯: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或者刑罚加重、减速轻的法定事由的犯罪。1、真正身份犯: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因而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2、不真正身份犯:指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

  (三) 亲告罪与非亲告罪:亲告罪是指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四)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1、基本犯: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不具有法定加重或者减轻情节的犯罪。2、加重犯:是指刑法分则条文以基本犯为基础规定了加重情节与较重法定刑的犯罪(分为结果加重犯、情节加重犯)。3、减轻犯:是指刑法分则条文以基本犯为基础规定了减轻情节与较轻法定刑的犯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市: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 北京市: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参考答案(部分)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工程问题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成语辨析
吉林省: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 吉林省: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部分备考策略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类比...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主谓宾关系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方程
2013年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考... 2013年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能力培养
江苏公务员行测综合指导 江苏公务员行测综合指导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行测答题...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次序”定成败
2009年公考行测指导:逻辑思... 2009年公考行测指导:逻辑思维主导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