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框架结构的布置
二、剪力墙结构的布置
1.剪力墙结构的开间及竖向荷载承重方案
(1)小开间剪力墙结构横墙承重方案
(2)大开间剪力墙结构横墙承重方案
(3)大开间纵横墙共同承重方案
(4)小开间纵横墙共同承重方案
2.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布置
在布置这种结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建筑物沿高度方向的刚度;
(2)落地剪力墙的间距,建议剪力墙间净距与建筑物宽度之比(L/B)控制在2∽2.5左右。
(3) 提高底层楼盖的强度和刚度
(4) 注意二层以上边门洞的布置: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在二层设置边门洞,若必须在二层布置边门洞时,则应予以特殊加强,边门洞外侧的小墙肢宽度不宜小于40厘米,并从构造上保证小墙肢与外墙板的可靠連接,使小墙肢与外墙共同受力,以减小小墙肢的应力集中。
3.地震区剪力墙布置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纵横墙尽量拉通对直,以增加剪力墙的抵抗能力。
(2) 门窗洞口尽量上下各层对齐,使受力明确,当开洞不整齐时,受力不明确。
(3) 楼梯间一般不应布置在端开间或拐角开间,因为房屋角部扭转应力大,受力复杂。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布置
1剪力墙的数量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承受担了大部分水平荷载,并增加结构刚度,减少结构的侧向位移。日本曾通过震害调查说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破坏程度与剪力墙数量有关,并提出以“壁率”(剪力墙水平截面长度除以楼面面积,厘米/平方米)作为剪力墙的设置标准,震害表明,壁率大于15厘米/平方米的建筑物是安全的,壁率大于12厘米/平方米的建筑物大部分安全,而当壁率小于5厘米/平方米时,发生了严重破坏。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可以用多加剪力墙的方法来减少结构位移,
2剪力墙的间距
剪力墙间距和框架宽度的比值L/B是保证楼盖刚度的主要因素,其数量与楼盖结构类型和构造有关,与地震烈度有关,我国抗震规范规定,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L/B不能大于4.0。
3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1) 在每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剪力墙的布置应尽量对称,刚度均匀;
(2)剪力墙尽量在靠近建筑区段的两端布置;
(3)当楼盖水平刚度有变化时,最好在刚度变化处设置剪力墙;
(4)为了取得较大的刚度,剪力墙最好連在一起;
(5)剪力墙贯通全高。
四、筒体结构的布置
高规4.1.2条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
3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
高规4.1.3条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
2 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高规4.1.4条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和混合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章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程第10章和第11章的有关规定。
相关阅读
2013年一级结构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汇总1
2013年一级结构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汇总2
2013年一级结构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汇总3
2013年一级结构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汇总
2013年二级结构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