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考友对于2013年一级建造师 考试的复习效率,并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科目的复习,考吧网特别对2013年一级建造师的知识点做了整理,供考友进行复习。
1、工程进度款支付,按当月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结算,工程竣工后办理竣工结算。
2、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发竣工结算文件和最终的工程款支付证书。
3、建安工程价款动态结算:按实际价格结算法;按主材计算价差;;竣工调价系数法;调值公式法(动态结算公式法)
4、调值公式价格调整程序:确定计算品种;合同价格条款写明经双方商定调整因素,考核地点、时点:地点一般在工程所在地,或指定的某地市场价格;时点指某月某日市场价格;确定各成本要素系数和固定系数,各成本要素的系数要根据各成本要素对总造价的影响程度而定。各成本要素系数之和加上固定系数应该等于1
5两个时点价格:基准日期的市场价格(基础价格)和与特定付款证书有关的期间最后一天的49天前的时点价格。
6、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价格调值公式包括固定部分、材料部分和人工部分。
7、施工成本控制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文本。
8、施工成本控制步骤:比较;分析(核心);预测;纠偏(最具实质性);检查。
9、偏差分析法: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差,即:施工成本偏差=已完实际成本-已完计划成本,为正成本超支,为负成本节约。
10、进度偏差=已完实际时间-已完计划时间或=拟完计划成本-已完计划成本,为正值,工期拖延,为负值工期提前。
11、偏差分析方法: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
12横道图法反映的信息量少,一般在项目的较高管理层应用。
13、表格法:最常用,灵活、适用性强,信息量大,可借助于计算机
14曲线法:竖向距离表示成本偏差,水平距离表示进度偏差。很难直接用于定量分析,只能对定量分析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15、施工成本分析: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
16、施工成本分析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
17、比较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形式:实际与目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对比;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18、比率法: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可看出量、本、利比例关系);动态比率法(基期指数和环比指数)。
19、综合成本分析方法: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
20、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方法: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资料来源(依据):预算成本来自投标报价成本,目标成本来自施工预算,实际成本来自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程量、实耗人工和限额领料单的实耗材料。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