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液在临床中的辨证应用介绍
10-05
0

现将中药注射液的临床辨证应用介绍如下:

1.补益类中药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即能升阳举陷,又能温分肉、实腠理、补肺气、泻阴火,亦能补中气、益元气、温三焦、壮脾阳、利水消肿、生血生肌、排脓内托。黄芪注射液具有益气固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功能,主要用于心血管病证属气虚,尤其是心气不足者。

(1)病毒性心肌炎: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多有不同程度的气虚存在,药理研究认为黄芪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功能、抗病毒作用,但病毒性心肌炎在气虚的同时多有不同程度的热毒和阴虚存在,因此如热象明显者宜加用生脉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以养阴、清热解毒。

(2)冠心病:中医认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征,本虚为心气虚,标实为瘀血、痰湿,因此应用黄芪注射液有治本的作用,但必须是气虚明显而无痰热之象者方可应用,如属痰热内扰,表现为胸痛、胸闷如窒、心烦易怒,口苦、失眠,舌苔黄腻、脉弦数者则不宜应用。

生脉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是在我国千年古方“生脉散”(含人参、麦冬、五味子)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成功的中药制剂。五味子为植物的成熟果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味酸、甘,性温,入心、肺、肾经。本品酸能收敛、甘温而润,上能益气敛肺,下能补肾养阴,益气生津,退热敛汗。生脉注射液借五味子之力,适合于心气亏虚而有心神失养、咳嗽难宁之症。

2.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心包络、肝、胆、三焦经。本品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柴胡注射液具有清热解表、和解退热之功效。对邪郁太阳之表,或邪阻少阳,半表半里之发热,或外感表热证,邪在少阳证之发热,有显著效果。主治流行性感冒发热、普通感冒、疟疾发热等。

鱼腥草注射液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对风温肺热证、湿热证、痰热咳嗽、带下色黄有效。与其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相关。主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脓肿、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肠炎、痢疾、痈疖、妇科附件炎、宫颈炎、阴道炎等。

3.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经。《本草便读》云:“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而生新”,即能活血化瘀、行血止痛、去瘀生新,又能凉血清心、除烦安神,还能凉血消痈。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凉血消痈、清心安神功效,对气滞血瘀中风亦有疗效。

复方丹参注射液

除了丹参以外,还含有芳香温通的降香、冰片,具有理气活血的作用,多用于冠心病属气滞血瘀者,症见胸闷、胸痛、善太息,以呼出为快,舌暗脉弦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其他类中药注射液:

脉络宁注射液

脉络宁注射液由玄参、牛膝等中药经提取精制而成,玄参味甘、苦、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即能养阴凉血、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又能养阴润燥、清利咽喉、消肿止痛,还能解毒散结;牛膝为苦、酸,性平,入肝、肾经,本品能苦平降泄,行善下行。脉络宁注射液具有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活血化瘀功效,对肝肾阴虚、阴虚内热、瘀血阻滞证有效,对肝阳亢盛所致中风疗效显著。

血塞通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由三七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胃经。其功效可随剂量的多少而改变,即多量活血,中量止血,少量滋补。引起化瘀有止血,故尤其适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的瘀阻出血症,具有活血祛瘀、止血定痛、通脉活络的功效,对于气虚血瘀的中风疗效显著。因其所含人参皂甙与人参相似,故滋补功效不言而喻,对实热症患者应慎用。

编辑推荐: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骨外科专业考前精选试题汇总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晋升副高放宽条... 2015年贵州省乡镇卫生院晋升副高放宽条件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申报医学副高职... 江西省2015年乡镇卫生院申报医学副高职称论文条件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申报医学正高职... 江西省2015年乡镇卫生院申报医学正高职称论文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系列正高级职...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系列正高级职称论文、著作评审条件
贵州省副主任医师评审条件 贵州省2015年副主任医师评审条件
安徽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标准论文新... 2015年安徽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标准论文新规定
四川省县以下医疗机构评审论文的... 2015年四川省县以下医疗机构评审论文的要求
辽宁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申报... 2015年辽宁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申报论文条件(破格正高)
河南省申报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论文... 2015年河南省申报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论文评审条件
甘肃省申报医学副高级职称论文刊... 2015年甘肃省申报医学副高级职称论文刊物评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