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23.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24.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25.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8.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29.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教片段
王老师问: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用了周瑜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做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看出是
假想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苏轼的词与杜牧的诗都是为了要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要歌咏的史实内容的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要借用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国,但是壮志未酬的感慨。杜
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是~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
问题:(1)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哪条教学原则。(6分)(2)贯彻改原则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12分)
31. 肖平、王东、高力与赵翔喜欢踢足球,也爱观看足球比赛,但他们在观看比赛时的情绪表现却非常不一样。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星踢了一个好球时,肖平立刻大喊 “好球!好球!”,同时兴奋地手舞足蹈;王东也挺激动,叫好并鼓掌,但却没有喊,有时还劝告肖平别喊叫!高力只是平静的说了一句“这球踢的不错”,赵翔始 终沉默不语。会心一笑。
问题:(1)请指出这四个人的气质类型?(6分)(2)请说明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8分)
(3)请说明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4分)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 作。全书1229个字,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 系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2.A【解析】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3.D【解析11776—1787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
9.D 【解析】美国学者劳伊德·特朗普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 课,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 部分作业自选。其教学
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尚在实验学校中实验。
10.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1.D【解析】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12.A【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13.C 【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喜爱数学, 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刻苦钻研。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于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于老师等。
根据动机 起作用的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 系的一类动机。例如,学生在确定选修课程时,有的是考虑今后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需要,有的只是考虑眼下是否容易通过考试,他们的选课动机便属远景性 和近景性动机范畴。
14.A【解析】复述策略是为了保持信息,多次重复学习内容,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常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一些方 法:①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如果过了很长时间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因此,复习一定要及时。②整体复习与分散复 习相结合。对于篇幅较少、内在联系强的内容,采用整体识记效果较好。对于一段很长的内容,可以将之分成几部分识记,记忆速度会更快。另外,分散复习还可以 是从时间上考虑,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对于大多数学习来说,分散复习更有益于记忆内容的长期保持。③理解性学习。边复习边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能够 更有效地提高记忆效果。可以一边阅读,一边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而后根据回答或背诵的情况,检查自己的薄弱环节,重新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利用多种感官协 同记忆,可以在头脑中留下多方面的回忆线索。例如,边听边看,边说边写,等等。⑤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复习相同的内容使记忆更为持久而不单 调。如:朗读、默写、总结、向别人讲解、与他人讨论等。利用多种方式记忆与运用.可以增强对知
题,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判断。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阶 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 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19.A 【解析】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的方法,这是中小学校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例如, 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 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0.D【解析】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 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门 是否上锁)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
21.B【解析】课堂纪律的发展阶段:阶段l:拒不服从的表现;阶段2:自私自利的表现;阶段3:人际关系表现;阶段4:自我管理。
二、辨析题
22.×【解析】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 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教育具有继承性。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虽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是与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的 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的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推动作用。
德形成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儿童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它侧重于道德主体的内部运动。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因此,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从小学 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 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社区服 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社会,参与社区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和体验 性的学习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和公 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 特征的学习领域。(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 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27.【参考答案】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适当指导;③坚持严格要求;④注意检查和坚持。
28.【参考答案】
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1)复习要及时。
(2)复习要合理。
复 习方法合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①在期末复习全学期的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②在复习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简缩而概 括的记忆材料。③复习方式多样化,可以采取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其中综合识记效果最佳.④计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此可见,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需要,这些需要将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和教学活动。福勒等人把教师所关注的内容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标志。教师发展的顺序,即从关注内容到教学任务、再到关注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