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3]
09-09
0
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3]

唐河县文化局孙局长从1979年开始从基层文化站干到今天,对农村的文化生活问题极有发言权。他认为目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现象相当突出,已影响到了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他分析,原因有以下四条:一是大量人口离家外出务工,农村成为空壳,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了人的主体;二是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各种各的责任田,集体文化事业无人问津;三是各种文化政策得不到落实,文化投入每况愈下,农村文化事业缺乏经济扶持;四是乡镇文化站所功能丧失,通常只有“一人一房一桌一床”,很多人员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

  4.
  新年前后,各地的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热潮不断。记者曾多次跟随文艺团体下基层演出,每次演出都在当地引起轰动,
  特别是在农村的露天演出,上千人观看已不罕见,足见农民对文化之渴望、文化下乡之及时。然而——
  仅仅把文化送下乡是不够的
  毋庸置疑,送演出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要看到,上至中直院团下到县级小团,各种级别的大小明星下到基层,演上几场就走了。演员们来了,给农民带来的是“见真人看明星”的满足,演员们走了,带走的是农民对下一次演出的期盼。
  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今年元宵节前夕,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的一位冯姓青年农民告诉记者,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已经适应了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不同。他希望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重点把有着特殊经历的年轻人作为对象来考虑。
  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农民们迫切希望,文化下乡能够——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吉林省桦甸市的陈淑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执著地爱着农民画。于是桦甸市文化馆就对他进行培养,现在他的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已成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陈淑江的成功只是当地农民画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文化馆的帮助下,桦甸已形成农民画培训、辅导、创作、交流和展示的一条龙,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农民画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而且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贵州东南部山区,因交通不便利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客观上也保护了大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歌、民族服饰等。贵州省群众文化馆因势利导,扶持当地组建起少数民族文化展演队,并帮助联络外出表演。此举既宣传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又为当地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加入,使民族文化得以延续。
  广东湛江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从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改造,弘扬优秀文化。他们组织专家“把脉”“问诊”,对醒狮、貔貅、陶鼓、傩舞、木鱼歌、山水歌、涯歌等民间艺术的传统套路、服装、道具、音乐等进行改造,提高其观赏性和艺术性,使之成为内容健康活泼、表演可亲可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湛江还利用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树立追求和谐理念,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该市遂溪县文车村和许屋村因历史原因积怨颇深,曾发生械斗。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两村从切磋“狮艺”开始,到联手参加国内外各种醒狮大赛,不但原有矛盾得到化解,而且关系变得十分友好,成为当地文明村庄的示范典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种”下去的文化火种,正日益影响和带动着农村文化的发展。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
  农村文化应让农民唱主角
 

[page] 唐河县文化局孙局长从1979年开始从基层文化站干到今天,对农村的文化生活问题极有发言权。他认为目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现象相当突出,已影响到了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他分析,原因有以下四条:一是大量人口离家外出务工,农村成为空壳,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了人的主体;二是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各种各的责任田,集体文化事业无人问津;三是各种文化政策得不到落实,文化投入每况愈下,农村文化事业缺乏经济扶持;四是乡镇文化站所功能丧失,通常只有“一人一房一桌一床”,很多人员被抽调从事其他工作。

  4.
  新年前后,各地的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热潮不断。记者曾多次跟随文艺团体下基层演出,每次演出都在当地引起轰动,
  特别是在农村的露天演出,上千人观看已不罕见,足见农民对文化之渴望、文化下乡之及时。然而——
  仅仅把文化送下乡是不够的
  毋庸置疑,送演出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要看到,上至中直院团下到县级小团,各种级别的大小明星下到基层,演上几场就走了。演员们来了,给农民带来的是“见真人看明星”的满足,演员们走了,带走的是农民对下一次演出的期盼。
  其实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了。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今年元宵节前夕,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的一位冯姓青年农民告诉记者,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已经适应了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不同。他希望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重点把有着特殊经历的年轻人作为对象来考虑。
  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农民们迫切希望,文化下乡能够——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吉林省桦甸市的陈淑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执著地爱着农民画。于是桦甸市文化馆就对他进行培养,现在他的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已成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陈淑江的成功只是当地农民画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文化馆的帮助下,桦甸已形成农民画培训、辅导、创作、交流和展示的一条龙,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农民画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而且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贵州东南部山区,因交通不便利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客观上也保护了大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歌、民族服饰等。贵州省群众文化馆因势利导,扶持当地组建起少数民族文化展演队,并帮助联络外出表演。此举既宣传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又为当地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加入,使民族文化得以延续。
  广东湛江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从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改造,弘扬优秀文化。他们组织专家“把脉”“问诊”,对醒狮、貔貅、陶鼓、傩舞、木鱼歌、山水歌、涯歌等民间艺术的传统套路、服装、道具、音乐等进行改造,提高其观赏性和艺术性,使之成为内容健康活泼、表演可亲可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湛江还利用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树立追求和谐理念,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该市遂溪县文车村和许屋村因历史原因积怨颇深,曾发生械斗。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两村从切磋“狮艺”开始,到联手参加国内外各种醒狮大赛,不但原有矛盾得到化解,而且关系变得十分友好,成为当地文明村庄的示范典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种”下去的文化火种,正日益影响和带动着农村文化的发展。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
  农村文化应让农民唱主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卷(2)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 2014年山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2)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模拟题(1)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四)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三)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模拟题及答案(一)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练习题(32)
福建省2014年公务员《行测》... 福建省2014年公务员《行测》备考练习题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