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卫生资格考试《消化内科学》精选练习题及标准答案(二十九)
1、治疗急性胰腺炎,不是抑制或减少胰液分泌的方法是
A、禁食及胃肠减压
B、抑肽酶
C、H2受体拮抗剂
D、降钙素
E、抗胆碱能药物
【答案】B【解析】抑肽酶能抑制胰蛋白酶及糜蛋白酶,阻止胰腺中其他活性蛋白酶原的启动及胰蛋白酶原的自身启动,故可用于各型胰腺炎的治疗。但不能减少胰酶的分泌量。
2、男,28岁,突起上腹剧痛4小时,既往体健,无发热,腹泻。查体:血压12、O/8、0kPa(90/60mmHg),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余无异常。化验血清淀粉酶560U(Somogyi法)。不需立即采用哪项措施
A、禁食和胃肠减压
B、输液
C、止痛解痉
D、H2受体拮抗剂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答案】E【解析】本题急性胰腺炎表现为轻型胰腺炎,无ARDS表现,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
3、男性,30岁,酗酒后突感上腹持续性钝痛2小时,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体检上腹有中度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ECG及血常规正常,为明确诊断,应首选哪项检查
A、血清脂肪酶
B、淀粉酶测定
C、肝功能检查
D、肾功能检查中国卫生人才网
E、尿常规检查
【答案】B【解析】约75%患者在起病24h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并持续3~5天或更长时间,一般认为血清淀粉酶在起病6~12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此时尿淀粉酶开始升高。通常血清脂肪酶于起病后24h内升高,持续时间较长(7~10天)。超过正常上限3倍有诊断意义,其敏感性、特异性与淀粉酶基本相同,但在血清淀粉酶活性已经下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时,脂肪酶测定有互补作用。
4、女性,昨晚饱餐后突感上腹剧痛,恶心,呕吐,今晨腹痛向腰部放射,为尽快明确诊断,首选哪项检查
A、血常规
B、血电解质
C、腹部B超
D、血,尿淀粉酶
E、胃镜检查
【答案】D【解析】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增高,8~12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24小时达最高峰。
5、下列疾病不会引起血清淀粉酶增高
A、胆囊炎胆石症
B、急性腹膜炎
C、胃角溃疡
D、肠梗阻
E、十二脂肠球部后壁穿透性溃疡
【答案】C【解析】急性胰腺炎发病后8~12小时血清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2~4天下降至正常。如超过500U/dl,即有诊断意义;达350U/dl时应怀疑此病。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以及吗啡注射后等血清淀粉酶活性均可升高,但常低于500U/dl。胃角溃疡不会引起血清淀粉酶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