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体决策及其过程
(一)决策的含义
团体决策是指企业(组织与团体)的重大问题,在领导者的主持下,员工参与,通过集体讨论,作出最佳选择与决定的过程。
(二)团体决策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
1、搜集情况阶段:问题的识别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提出决策目标和确定价值准则。
2、拟定计划阶段:问题的诊断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对方案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最后作出决策。
3、选定计划阶段:动作的选择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
4、评价计划阶段:问题的反馈
方案选择以后,必须进行试验验证。这就是大家通常讲的“试点”。
二、团体决策的类型
1、根据对未来情况把握的程度,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定型;
2、根据对决策方案规律性的认识,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4、根据决策的价值取向,可分为稳妥性与冒险性决策。
三、决策的效用
(一)决策效用的概念
在管理科学中,将领导者对于利益和损失的独特看法、感觉、反应或兴趣,称为“效用”。
效用就是代表了决策者对于风险的态度,高风险一般伴随着高收益。对待数个方案,不同的领导者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抉择。
(二)决策效用曲线
1、首先根据决策者的效用值画出成本——效用曲线(以横轴表示成本、纵轴表示效用);
2、据此求出各方案的效用期望值;
3、通过比较,选取最大期望的方案作为决策。
具体来说:当效益水平一定时,选成本最小的方案;当成本水平一定时,选效益水平最大的方案;当成本与效益水平均不限定时,采用效益最大成本费用超过额最小的方案。
运用心理测定方法,可以测量出领导者对于各种收益和损失的效用值,并用一条效用曲线表示。
(三)非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准则Www.KaO8.CC
第一步:建立一个“条件性数值回收表”:概述一个决策问题的所有要素的一种简便方法。可能的决策,每种觉得在不同变化情况下的可能收益和损失等。
第二步:选择和应用一项决策准则:
1、等可能性法:也称拉普拉斯决策准则。
2、保守法:也称瓦尔德决策准则,小中取大的准则。
3、冒险法:也称乐观决策法,大中取大的准则。
4、最小最大后悔值法:也称萨凡奇决策准则。
四、团体决策的利弊分析
1、团体决策中的优点
(1)集思广益,信息完全;
(2)集体讨论,激发想象力、创造性,观点多样;
(3)增强成员积极价值观念、民主性与工作热情;
(4)团体决策增强科学性水平;
(5)增加成员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提高接受性水平。
2、团体决策中的问题
团体决策固然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团体规范和团体压力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重大影响,在团体决策中常常不那么有效:如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等。
其中有两种主要倾向损害了团体决策,这就是:
(1)极端性转移;(2)团体思维
3、防止团体思维、民主科学决策的方法:
(1)对团体决策给予指导,集思广益收集广泛的信息,充分利用可取的信息,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提出质疑;
(2)领导者应保持公正态度,在决策过程的前后与当中应当鼓励、听取和重视不同意见;
(3)重大决策,先小组讨论,后大组讨论,参考专家意见。
(4)已经做出的决策,在实施前,还需复审。
(5)为避免团体决策时的责任扩散,在领导班子决策时,采取“问责”制与“决策失误赔偿制”是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