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师基础知识考核点(一)
02-10
0
 1、 统计调查的方式:    
(1)、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    
(2)、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结果,从数量上推断总体指标。    
(3)、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    
(4)、 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个别或少数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的周密的调查研究。    
(5)、 统计报表制度:是统计部门搜集资料的一种组织形式。    
2、 统计调查的方法:    
3、 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访问法(面谈法、电话调查、邮寄调查、留置调查)、观察法、报告法。    
4、 次级资料搜集的方法:文案调查法。    
5、 数据的表现形式    
(1) 字符:是统计数据处理中最小存取单位。    
(2) 基本数据项:由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具有独立逻辑含义的最小数据项,是统计指标具体的数值。    
(3) 组合数据项:由多个基本数据项组成。    
(4) 记录:由若干个基本数据项或组合数据项组成。    
(5) 文件:同类记录的集合。    
6、 数据处理设计包括:    
(1) 数据的信息标准化。    
(2) 准备机器载体并进行检查。    
(3) 数据处理所用算法、软件的设计与选择。    
(4) 整个数据处理设计要考虑延续性,要利于调查资料数据库的管理。    
7、 数据录入的方法:键盘录入法、光电输入法、介质输入法。    
8、 数据汇总的方法主要有:叠加汇总、分类汇总、过录汇总。    
9、 数据汇总的组织形式:    
(1)逐级汇总    
(2)集中汇总    
(3)逐级汇总与集中汇总相结合
10、 统计的特点:    
(1) 数量性    
(2) 总体性    
(3) 社会性    
11、 统计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统计同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职能上。    
12、 统计的工作过程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13、 数据资料是进行统计研究的基本依据,搜集完整、准确的数据资料对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数量规律性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14、 确定调查项目,注意:    
15、 调查项目的含义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否则会使被调查者产生不同理解而做出不同答案,造成汇总时的困难。    
16、 设计调项目时,既要考虑调查任务的需要,又要考虑是否能够取得答案。    
17、 调查项目应尽可能做到项目之间相互关联,使取得的资料相互对照,以便了解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条件和后果,便于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18、 调查表一般由表头、表体、表脚三个部分组成。    
19、 调查表格的形式分单一表和一览表两种。    
20、 调查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制度先进。    
21、 调查方法有询问法、观察法、报告法和文案调查法等。    
 
 计算机知识    
1、 电脑病毒的特征: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和破坏性。    
2、 电脑病毒的分类:    
(1)按传染方式分类:引导型病毒、系统型病毒、应用程序型病毒    
(2)按照表现性质分类: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写作知识    
1、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法单位。    
2、单句:    
  主谓句:由主谓词组构成,分为主语和谓语两部分,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的内容。    
(1)名词性谓语句:主要用于表示时间、日期、天气、说明数量,介绍人的籍贯、特征等情况。    
(2)动词性谓语句:是由动词或动作性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    
(3)形容词性谓语句:是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    
(4)主谓谓语句:是由主谓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    
3、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分句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各种关系,这些联系和关系是通过“语序”或“关联词语”两种语法手段来表示的。    
(1) 联合复句:分为并列、连贯、递进、选择、解说等五种。    
(2) 偏正复句:分为因果、转折、条件、假设、目的等五种。    
4、 下行公文写作:命令、决定、指示、通告、通知、通报、批复    
(1) 命令: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以及部门颁布法律、法规包括地方性法规和部门法规常用的文体。    
(2) 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公文文件,具有法规性和行政经、约束力,要求下级机关坚决执行。分为布告性决定和部署性决定。    
(3) 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公文文件,是指导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发指示的机关,必须是具有相当职权和职责范围的上级机关。    
(4)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需要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分为周知性通知和法规性通告。    
(5) 通知:是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转批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的公文文体。分类:指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事项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    
(6) 通报:用于表扬、批评或传达重要情况的公文文体。    
(7) 批复:用来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用的公文文件。    
5、 上行公文写作包括:报告、请示。    
6、 平行公文写作:函(公函、便函)(去函、复函)、会议纪要。    
7、 事务文书写作: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体团体在处理日常管理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体。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    
8、 调查报告:是为了某种目的对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的文章。   
9、 条例文书写作:    
(1) 条例:是政府机关用来阐明管理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活动的原则与要求的公文文体。    
(2) 规定: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针对某项工作或专门问题担、提出要求和规范所用的公文文体。    
(3) 办法:是阐明为实施条例、规定所制定的具体措施的文件。    
10、 经济管理文书写作包括:意向书、经济合同(理解掌握)、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11、 写作基本规律    
(1)材料。    
(2)主题。    
(3)结构形式:纵式结构、横式结构    
(4)表达:叙述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2、说明分为概貌说明、程序说明、局部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据与图表说明。    
13、议论三要素:论点(是作者对所论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论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2013年国际商务师《理论与实务》第四章讲义知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学说
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专业... 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5
国际商务师经验技巧:挖掘客户 国际商务师经验技巧:挖掘客户
国际商务师考试报考指南:考试题... 2013年国际商务师考试报考指南:考试题型
2013年国际商务师考试商务信... 2013年国际商务师考试商务信函文体精选:祝贺信
2013年国际商务师考试商务信... 2013年国际商务师考试商务信函文体精选:过去有贸易往来公司联系
2013年国际商务师考试重点辅... 2013年国际商务师考试重点辅导:对外贸易
国际商务师考试报考指南:报名方... 2013年国际商务师考试报考指南: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