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奖励保姆”,生态文明
08-04
0

“奖励保姆”

    转眼,十三省(市、自治区)公务员联考即将迎来面试的热潮,要在公务员面试中胜出,近几个月的社会热点是考生不得不关注的内容。那么公务员面试中社会热点应该看什么、怎么看?

    【事件回放】

    3月4日,湖南省资兴经济开发区召开大会,表彰2009年度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会上决定,给6家明星企业的老总各奖励一个保姆上门服务一年。其主要服务内容是,由政府培训聘请保姆,上门为企业老总从事做饭、洗衣服等日常家务。

    资兴市有关官员表示,选取明星企业,主要的一项指标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纳税增长幅度,去年这些明星企业的纳税增长幅度都在15%以上。对这一新举措,企业老总在会上发言时表示甚感意外,也很感动,称没想到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服务这么具体。“这并不是作秀,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精细化的服务,能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资兴市有关官员说。

    【标签】社会

    【观点概览】围绕湖南某经济开发区“奖励保姆”的初衷、利弊及可行性等展开讨论的,对此各大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论。

    评论一:

    如此奖励,倒是很有创意。【观点一】首先,从老板角度上说,他们平时都很忙,家里的事情无人张罗,即使没奖励,他们也是少不了要请保姆的。现在,请保姆容易,但要请到一个放心可靠的保姆,就得花点时间和精力了。这样一来,无疑为老板省了不少心,使他们更能安心创造社会财富了。【从利益主体老板方向分析】

    这样的做法,同时还有“一石二鸟”的功效。现在,虽然说保姆找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工作性质所致,找到的多是些临时性的工作。而且,换雇主多了,有时还会碰到心存不轨的雇主,结果钱没挣到,还遭受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也正是如此,人们至今对保姆还隐隐有那么一点歧视。如今,“介绍人”中多出了“政府”,雇主又都是些有身份和有地位的人,保姆也应该少了不少疑虑。【从利益主体保姆方向分析】

    评论二:

    相关评论对此事件的舆论导向有偏差,理由是它们对奖励政策有误读,其实奖励的不是保姆,也不是保姆服务,而是家政服务。如果引用春晚流行语,其实大家心理可以更阳光点。【观点二】

    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家里请个保姆做家务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事实是,明星老总和保姆为雇佣关系,只是给保姆的家政服务买单是经济开发区。既不是把保姆当物品送给明星老总当私人财产,更不是让女保姆专门为为老总提供服务,而是为老总做家务。明星老总会看上40岁的家庭保姆?退一步讲,如果真想搞点暧昧,老总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年轻更好的。【阐述观点,原因分析】

    奖励先进本来是好事,现在却被理解的面目全非,变成了坏事,被奖励的明星老总们也陷于尴尬,难道真是经济开发区好心办了坏事吗?笔者认为其实大家可以不必把事情想得这么复杂。心理阳光点,事情就会很简单。【最后表态】

    评论三:

    见过领导给困难群众送温暖,没见过领导给企业老板送保姆。所谓“一切皆有可能”,这回咱又开眼了。

    说到底,政府奖励老板,本身就不符合市场规律。老板赚钱靠的是项目、是产品、是营销,不可能是靠政府奖励。【观点三】政府在项目审批、厂房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支持,社会能够理解,这些也在政府的权责范围之内。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倘若在招商引资与税收金额上实施“提成”,必然会引发行政越位、腐败猫腻的质疑,也让普通群众感觉很不满意。【阐述观点】

    一面是约束监管权力;另一面是现金、汽车、住房,乃至保姆,某些领导想送什么就送什么。请不要再考验公众的想象力与耐心,该认真追责,严肃惩处了。否则,某些人真以为高压线不过是橡皮筋。【观点表态】

生态文明

  【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标准表述】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市: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 北京市: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参考答案(部分)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工程问题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成语辨析
吉林省: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 吉林省: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部分备考策略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类比...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主谓宾关系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 2015年国考行测高频考点分析:方程
2013年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考... 2013年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能力培养
江苏公务员行测综合指导 江苏公务员行测综合指导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行测答题... 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次序”定成败
2009年公考行测指导:逻辑思... 2009年公考行测指导:逻辑思维主导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