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集:就是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内容、方法、要求和步骤)
一、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熟悉”内容)
(常态信息采集和个案信息采集)
1.社会发展信息
指影响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信息。
国际形势:选题与国家关系 图书与中俄国家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与中法文化年。
国家政策:可持续发展与相关选题;城市反哺农村与“三农”选题。
经济形势:金融危机与财经类选题;06年中国股市火爆时期与证券类选题。
国民教育、国民购买力和生活指数等。
2.科学文化信息
科学信息:
现状:重社会科学图书,轻科技类图书。
目标:加强国内外各领域科技成果的最新动态,及时策划优秀选题,介绍与普及科技成果,为科技转变为生产力作贡献。
文化信息:
现状:我国版权输入与输出10:1,版权输出潜力巨大。
目标:研究外国人喜欢的中国文化元素(除了建筑、中医外),策划推出。
3.出版业市场信息
(1)出版动态信息
出版信息(目录、评论、出版报道);
市场价格、统计信息(排行榜)。
(2)竞争对手信息
人家的选题比例、品种构成、人力物力财力、出版策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美国签订何种出版合同)
注意点:出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属于“社会发展信息”。
(07年真题)2.从编辑工作的要求出发,必须采集的主要信息是( )。
A.出版学研究成果信息 B.编辑学研究成果信息
C.出版人才信息 D.出版业市场信息
4.作者信息
二月河(康雍乾外还要写什么)、吴晓波(大败局外还写什么)、大学教授
5.读者信息
大众读者信息:读者的阅读消费需求。
专家读者信息:从专家对某类图书(挖掘小人物的生活特质)的评论中获得启示。
二、信息采集的方法(“掌握”内容)
1.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
场所:零售店(西单图书大厦)、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书市(地坛书市)
书展的空间与资料等信息反映各家的突出点、宣传点和出版战略。
2.文献检索
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所的信息。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查重中心)
3.关注大众传媒
传播媒体: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新媒体:门户网站 (新华网、新浪、搜狐的图书文化频道等)
网上书店 (卓越 亚马逊 蓝登书屋)
出版单位网站 (高等教育出版社网)
出版信息网站 (中国出版信息网、中国图书信息网、编辑出版人沙龙)
4.人际交往
参加各种会议,以会会友,促进交流。
如了解郭敬明(《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还在做什么梦。
5.专业市场调查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
(06年真题)38.编辑工作中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包括( )等。
A.关注大众传媒 B.专业市场调查 C.图书交易场所调研 D.文献检索 E.出版企业结构和分布调查
三、信息采集的要求(“掌握”内容)
(一)真实性
(二)针对性
图书编辑策划的个性化劳动特点,决定了信息采集的针对性。
选题策划的个性化:个别编辑对应个别图书。每年约23万种(约13万种新书)需要数万名编辑策划。
与工业产品(汽车、飞机)生产线的同质性不同。
(三)综合性
各类信息(社会、文化、出版、作者、读者)的综合;不同时间阶段信息的综合。
(四)预见性
与盗版出版物不同,出版物产品从计划到生产面世,周期较长。
要考虑到信息的变化。如《坐着火车去西藏》计划时就要注意青藏铁路建设竣工时间的变化。证券类图书要注意熊市的图书市场。
(识记“四性”)
四、信息处理的步骤(“掌握”内容)
信息采集的过程,也就是筛选、加工信息,并将其便于传递、存储和使用的过程。
这就是信息处理的几个主要步骤。
(一)信息筛选
将分散、凌乱的信息加以甄别、提炼、整理。
(二)信息加工
将信息有序化、系统化。
(三)信息存储
将信息记录下来,存储在纸质或电脑中(有形存储)
将信息记忆在头脑中(无形存储)
(四)信息使用
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编辑将筛选、加工、存储过的信息升华为思路、灵感、创意的过程。
(07年真题)31.策划选题的基本步骤包括( )等。
A.信息筛选 B.选题备案 C.选题设计 D.选题论证 E.选题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