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青少年的需要:
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对未来生涯做准备;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第二、青少年的问题: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网络成瘾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矛盾问题、亲子关系失衡问题、失学失业问题、其他方面问题(青少年道德品格方面的问题、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
第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
3、“人与环境互动”的是视角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
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第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思想道德品格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规划、就学就业辅导、生活方式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行为偏差及青少年犯罪的矫正服务、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
第五、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个案:
预估(需求):人格特征、自我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知识技能水平、学校的接纳及支持、劳动部门就业政策和机会、社会支持网络、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家庭和同伴的支持。
介入:提升青少年的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同辈群体、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会环境。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提高抗逆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社会分析模式、认知行为模式、家庭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生态系统模式、增权模式。
2、小组:同伴给予经常性、多样的鼓励、赞许比成人给予的增强有效;小组过程可以帮助组员学习新观念、行为,过渡到现实生活中提供良好地帮助和训练;小组规范对规范组员行为有很好的制约作用;提供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为社区青少年建立正向积极的伙伴关系提供良好的支持,安全开放的交往环境,增加交往能力。
3、社区:将居民组织起来整合有效资源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服务;组织社区青少年参与社区发展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4、专项服务:青少年网络脱瘾辅导服务(心理社会模式):人在情境中;青少年就业辅导服务;青少年历奇辅导服务。
职业等级 | 职业能力 | 报考条件 | 考试科目 |
报名时间 | 职业定义 | 实施办法 | 成绩管理 |
考试时间 | 证书样本 | 报名网址 | 成绩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