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答题要点
问题分析
(一)理论分析
1?×根据人本治疗模式理论,我们认为案主的处境是由案主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案主所处的环境造成的。案中,案主的自我评价是消极的,社工希望通过个案辅导,创造一种积极的环境,促使案主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同时使案主认清事情的原委始末,有利于案主接受和承认自己或者他人的不协调,主观上要求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2?人本治疗模式理论认为在个案辅导过程中应关注个案辅导关系,社工应促进案主发现和认同自己优势和劣势。
3?人本治疗模式理论认为应重视个案过程,认为人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个案中社工尤其重视案主在个案过程中积极的行为和思想。
(二)案主的优势:
1?×案主改变的意愿强烈。
2?案主愿意放下自己承认自己在分居情况中负有的主要责任。
3?案主信任社工,愿意一起探讨达到目标的路径,并积极采取行动。
4?案主身体尚健康,有远见,考虑到以后的生活质量有必要提高。
5?案主宽容儿子犯的错,重亲情,知恩图报。
(三)案主的劣势:
1?×性情急躁,希望尽快的看到成效;
2?对残疾的认知有偏差,认为残疾等同与残废;
3?案主自尊心强,不敢承受失败,有时看到有可能失败时就立即放弃。
(四)案主的问题与需求:
1?案主有孤独感。在交谈中他多次提到自己一个人住很孤独。抱怨妻儿不与他在一起生活。
2?生活态度消极。他多次使用“我是个残废的人,什么也做不了”的话语。并把妻儿离开他归因为他残疾而又不能赚大钱。
3?案主担忧晚年生活一个人太困难,在交谈中多次提到,一个人住哪天病死了臭了都没有人知道。
五、协议目标与服务计划
(一)介入总目标:案主与家人有联系,可以彼此串门。
(二)过程目标:
1?让案主习得一些老年人健康生活日常注意事项知识;
2?令案主了解自己困境的形成的具体原因,哪些需要改进;
3?令案主清楚自己的优点,从而更欣赏自己;
4?丰富案主的日常生活。
(三)具体的行动计划:
1?×约定一周会谈一次,在会谈中做出改善或改变等有效行动的决定,并采取行动。
2?走访案主生活的社区,与案主的妻子及儿子或者女儿交谈,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模式。
3?提供中老年人人常生活饮食和作息注意事项,或者促使案主改变一些影响身体健康的陋习。
4?了解案主的兴趣爱好,共同发现丰富生活的方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