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会计证会计基础考试_会计科目和账户求_精讲
08-14
0

2010会计证会计基础考试_会计科目和账户求_精讲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本章内容框架】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

  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的方法。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的标志,在每一个会计

  科目名称的项目下,都要有明确的含义、核算范围。

  例如: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

  1.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

  根据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

  共同类科目是指可能具有资产的性质,也可能具有负债的性质的科目,其性质取决于科目核算的结果:当核算结果出现借方余额,就叫资产类科目;如果核算结果出现贷方余额,则作为负债类科目。

  会计科目参照表(以√标记的为后边分录用到的)

  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36 2203 预收账款√

  1 1001 库存现金√ 37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2 1002 银行存款√ 38 2221 应交税费√

  3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39 2231 应付利息√

  4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40 2232 应付股利√

  5 1121 应收票据√ 41 2241 其他应付款

  6 1122 应收账款√ 42 2501 长期借款

  7 1123 预付账款√ 43 2502 应付债券 [page]

  8 1131 应收股利 44 2701 长期应付款

  9 1132 应收利息

      三、共同类

  10 1221 其他应收款√ 45 3101 衍生工具

  11 1401 材料采购       四、所有者权益类

  12 1402 在途物资√ 46 4001 实收资本√

  13 1403 原材料√ 47 4002 资本公积√

  14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48 4101 盈余公积√

  15 1405 库存商品√ 49 4103 本年利润√

  16 1411 周转材料√ 50 4104 利润分配√

  17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五、成本类

  18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51 5001 生产成本√

  19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2 5101 制造费用√

  20 1531 长期应收款       六、损益类

  21 160l 固定资产√ 53 600l 主营业务收入√

  22 1602 累计折旧√ 54 605l 其他业务收入√

  23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5 6111 投资收益√

  24 1604 在建工程√ 56 6301 营业外收入√

  25 1605 工程物资 57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26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58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27 1701 无形资产√ 59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

  28 1702 累计摊销√ 60 6601 销售费用√

  29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1 6602 管理费用√

  30 1711 商誉 62 6603 财务费用√

  31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63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32   
 

   二、负债类 64 6711 营业外支出√

  33 200l 短期借款√ 65 6801 所得税费用√

  34 2201 应付票据√ 66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5 2202 应付账款√

  一般来说,含“应收”等字科目的为资产类,含“应付”或“应交”等字的科目为负债类。

  2.会计科目级次分类 [page]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为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为二级会计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设置三、四级会计科目。设置五级及其以下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的比较少见。

  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以增设二级科目(亦称子目),二级科目是介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亦称细目)之间的科目。子目和细目统称为明细分类科目。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

  三、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在设置会计科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应遵循三个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法规中规定的会计科目来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设置会计科目,应当提供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要满足有关各方对报告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企业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科目,对于本企业重要的业务,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则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细分,设置更为具体的会计科目;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或者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可以对某些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归并。另外,对于会计科目的名称,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企业特有的会计科目。
 

  第二节 账 户

  一、账户的概念

  1.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同时它又具备自己一定的格式,即结构。

  2.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①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②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2)区别

  ①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②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

  ③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账务报表所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严格区别,往往是互相通用。

  二、账户的分类:

  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

  (1)根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同科目);

  (2)根据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账户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

  账户的分类只比会计科目的分类多了第三种,前两种基本一致。

  2.总分类账户又叫总账账户,或一级账户,简称总账,它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

  在总分类账户中,一般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它可以提供概括的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资料的综合,总账以下都统称为明细账户。 [page]

  3.明细分类账户又称明细账户,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

  对于明细账的核算,除了用货币计量以外,必要时还需要用实物计量、或者用劳动量单位来计量。明细账是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指标,它是对总账账户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

  4.总账和所属明细账核算的内容相同,都是核算和反映同一事物,只不过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从其提供指标之间的关系来看,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到控制和统驭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对其总分类账户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目前账户的基本结构有两种表示方式,一种是实际会计工作中的账户结构形式(开字账户式),另一种是会计学习和审计工作中的账户结构形式(T型账户式)。

  1.开字账户式

  账户的基本结构应同时具备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反映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在会计实务中,账户是根据以上的基本内容来设置登记账簿的(即第七章第三节中的各种账簿格式)。

  2.T型账户式。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上述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简化为T字账(丁字账),丁字型账户的基本结构如下:

  账户的左右两方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账户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3.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均为本期间的发生额合计数。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它说明的是某一时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余额是一个静态指标,它说明的是资产或权益在某一时日增减变动的结果。本期的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减少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期末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是记在账户左方还是右方、账户的余额反映在左方还是右方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

  【本章学习要求】

  1.会计科目的分类;

  2.账户与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3.账户的基本结构。
 

  【本章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6.账户是根据( )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账簿 [page]

  [答案]C

  9.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

  A.账户在左方

  B.账户的右方

  C.增加方

  D.减少方

  [答案]C

  10.下列对会计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之间基本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一期末余额

  D.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一期初余额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2.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 )。

  A.总分类科目

  B.明细分类科目

  C.权益类科目

  D.利润类科目

  [答案]AB

  7.账户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

  A.账户名称

  B.日期和摘要

  C.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D.凭证号数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总分类科目下设的明细分类科目太多时,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设置二级科目。( )

  [答案]正确

  6.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一样,都属于成本类科目。( )

  [答案]错误

  7.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账户依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因此,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一样具有一定的结构,用于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 )

  [答案]错误

  20.在总分类账户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经济业务。( )

  [答案]正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于广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入(... 关于广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入(跨省调转,含深圳)办事指南
2010会计证会计基础考试_复... 2010会计证会计基础考试_复式记账_精讲(2)
关于广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市内调... 关于广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市内调转的办事指南
2010会计证会计基础考试_复... 2010会计证会计基础考试_复式记账_精讲(1)
2010会计证会计基础考试_会... 2010会计证会计基础考试_会计科目和账户求_精讲
问: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如何办... 问: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如何办理遗失补证?
采用网上交费方式后,如何取得相... 采用网上交费方式后,如何取得相关发票?
问:河北如何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 问:河北如何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如有考生在网上重复付费,如何办... 如有考生在网上重复付费,如何办理退款手续?
汕头2015年第一期会计从业资... 汕头2015年第一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